close
 
 

【聯合報╱記者肇瑩如/澎湖縣報導】

 「現在很少學生看過書蟲,有人連『蠹』字都不會寫」,澎湖文光國中國文老師曾文明為教學生「勤訓」一文,兩年來飼養蠹蟲當活教材,學生不僅蠹字會寫了,也體會「我不要當蛀蟲」的哲理。

國中三年級國文課本中,收錄清朝李文炤所寫的「勤訓」一文,寫著「無如人之常情,惡勞而好逸,.... 徒然食息於天地之間,是一蠹耳」,指人如果不能克服厭惡勞苦而喜歡安逸的習慣,終究一事無成,只能像蛀蟲一樣白白活在人間,勉勵人應勤勉向上。

曾文明說,許多學生不知什麼是「蠹」,翻查字典上有畫出蠹的圖樣,仍印象不深刻,又經常寫錯蠹字,於是他兩年前開始飼養蠹,從舊書中找出身長只有0.1到0.2公分的書蟲,放進飼養盒中,以各式紙來餵養,上課就當做活教材。

他飼養的蠹蟲最大長到3公分長,有個暑假他忘了餵養,回學校發現蠹蟲已死,屍體都不見了,「有可能是被同伴吃掉了」,除了舊書裡能找到蠹,衣櫃裡也經常發現,「我們以為有些衣服被蟑螂吃了,其實不是,是被蠹蟲吃了」。「牠們只吃報紙、影印紙及考卷紙,牛皮紙等較硬的紙牠們根本不碰」。

「原來蠹蟲長這樣,還會互相殘殺」,曾文明每上到「勤訓」這課,就把蠹蟲帶到教室讓學生傳看,學生看了後,直呼「我不要像牠一樣,一生都在混吃等死」。不過也有調皮學生說,能一輩子吃書也是「幸福」。

 

<宜蓁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