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幸萱】

日前紐西蘭發生芮氏規模6.3級淺層地震,透過分散各地的地震儀收集到的資料,地震學家可以在幾分鐘內推算出地震的規模和震源位置。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目前僅有台灣、日本較積極在推動「地震速報」;位處地震帶、加上密集的地震觀測網,也使台灣的地震研究領先全球。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密集的陸上地震觀測站,加上氣象局自己應用強地動觀測網,發展出能在地震發生後馬上發布地震規模、震度、震央及深度的「速報系統」,使台灣能快速的公布地震情報。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地震監測課課長許麗文指出,地震儀能夠收集地表在不同時間的震動資料;將震波和平常的訊息比較,就可以判斷出是否為地震事件。

地震儀記錄到的地震波震幅,可以換算成地震規模與震度。她指出,地震規模只有一個,因為一個地震只有一個震源;但是震度就因距離遠近與各地的地質條件而異。

「就像放鞭炮,在爆炸點釋放出的能量是固定的,但與爆炸點距離不同,感受到的震動也不同。」

至於震源的定位,則是利用震波傳送到不同地震站的時間差,推算地震波走了多遠才到達測站,回推震源在三度空間中的位置。

許麗文指出,目前地震測報中心的電腦自動地震報告,會在30秒內算出來;再經過輪班人員的專業判斷,3至5分鐘後,就會向各單位發布正式的地震報告。

郭鎧紋提到,九二一地震發生時,氣象局很快就量出地震的相關資訊,「國外都嚇了一跳」。他說,美國地調所還派人來台灣看,為什麼用的儀器都一樣,台灣可以「這麼快量出來。」

建置多功能平台 洋流水溫也可測

台大海洋研究所所長喬凌雲表示,海研所在幾年前也開始研發地震儀,因為台灣的地震大多數發生在東部外海,台灣的地震測站雖然是全球最多,但都在陸地上,在判斷地震定位、機制都只有一側,若能360°都有地震測站分布,將對了解地震有很大的幫助。

喬凌雲說,目前國內有許多學研單位都有海底地震儀,包括中央大學、海洋大學,但有系統地從事海底地震儀研發的,只有國研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台大海研所的貴重儀器中心。

台大海研所的海底地震儀研發由助理教授張翠玉主導,她說,可以依據研究需求隨時改良、節省成本,是她開始投入海洋地震儀研發的原因;她為了地震研究,使用過日、中、法、德、美等國製造的海底地震儀,發現國外研究單位通常很難為台灣的研究需求修改儀器,且常有「台灣人如果自己做,可以不用那麼花錢」的感覺。

2006年8月,台大海研所藉由國科會資助的貴重儀器中心開始研發海底地震儀;張翠玉說,因地利之便,也常向台大電機系教授吳瑞北諮詢技術、並由台科大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許孟超協助製作電路板。2008年春天海研所就已經做出機械原型,但數據回收後還需要調整;一直到去年年底才算研發完成。

張翠玉說,目前海研所研發的海底地震儀,精確率和國外的「差不了太多」;只要更換地動感應器,可以接收寬頻、也可以接收窄頻(短周期)的地震資料。未來研究團隊希望除了改良原本的功能,也期待結合其他海洋研究領域,增加洋流、水溫等海洋資訊的測量,建置多功能的海中研究平台。

<宜蓁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