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記者蔡明樺/蘆竹報導】

生活中簡單的小實驗,卻是孩子探索知識的捷徑,蘆竹國小科學社的12位同學,將黑糖加入水中攪拌,發現因水分子的空隙而產生有趣的「躲迷糖」現象,讓自然課本的「溶解」不再枯燥乏味。

「奇怪,明明有加黑糖,為什麼糖水的體積卻減少了?」科學社同學以20毫升的開水,分別加入5毫升、10毫升和15毫升加熱融化後的黑糖,發現水的重量增加,但體積卻減少,以20毫升的水加15毫升的黑糖為例,黑糖水的體積只有30毫升。

東海化工系畢業的蘇君霏老師,將自然課本上的溶解現象,以生活化的實驗來印證,讓同學對黑糖水「消失的5毫升」很感興趣,誘發孩子的求知慾,進而認識人類肉眼無法看出來的水分子。

蘆竹國小科學社去年以「躲迷糖」實驗參加桃園縣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獲得化學組第2名,4年級的吳盈誼難忘當時的緊張情緒,她坦言:「其它學校都是高年級參賽,我們又是偏鄉學校,根本不敢想會得名。」

大會宣布名次後,小朋友驚喜之餘,也對實驗印證理論更有興趣,今年以「會轉彎的光」為題,以各式不同的液體為介質,以紅外線照射,觀察光穿過液體後的折射現象,準備挑戰4月底的縣賽。

蘇君霏為了讓同學對實驗感興趣,準備可樂、果汁、綠茶等飲料,陳品宜笑說:「實驗後喝剩下的飲料,是我們最期待的事。」

去年拿下好成績後,科學社的同學顯得更有自信,羅家雯說:「今年目標是第一名,再拿1次學校的獎學金。」

蘆竹國小校長林恭賢堅持不要讓學生死背書,盡量讓孩子親自印證課本上的知識,發揮創造力,比什麼都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山國小資優班 的頭像
    中山國小資優班

    熱情.自律.創意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