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曾增勳/龜山報導】
龜山鄉大崗國小為延伸創造力的科學教育課程,將奈米科技融入教學,編定奈米教材綱要,與清大合作,3、4年級學生每學期一至二次到清大上課,並設計科學密碼遊戲讓學生學習,並與家長結合,透過闖關遊戲體驗,扎根科學教育。
大崗國小運用科學密碼學習及科學社團方式,從1到6年級學童,在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外,再延伸每周一次的多元智能課程,多安排一堂課學習科學領域課程,配合科學社團的研究實驗,讓學生喜愛科學。
校長萬榮輝說,為讓學生玩科學,增加理解科學,設計了科學密碼遊戲,每學期一次邀家長與孩童一起參加科學密碼遊戲,老師陪同、家長帶著孩子一起玩闖關遊戲,體驗科學樂趣。
大崗也延伸科學教育,與清大合作,將奈米科技融入教學,3、4年級每學期到清大上課一、二次,由清大博士生帶領學習,並計畫爭取國科會合作,發展節能減碳課程,讓5、6年級學生學習。
由教學組長陳武顯及老師蔡舒雅帶領的科學社團,將科學課程的知識融入科學競賽內容,參加全縣科展教學第三名,拿下全縣科學基本能力競賽金牌獎,今年參加龜山鄉科學教學獲第三名。
三年級學生葉芷均說,科學社團的奈米課程可以在日常生活各種現象得到印證,讓自己學到新的知識,收穫很多。六年級學生陳意儒說,科學社團介紹科學新知,著重動手操作,會利用生活隨手可得的材料,課程中有吃、有喝、有玩,可以享受學習科學的樂趣。
萬榮輝表示,科學教育學習過程可以讓學生不斷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熱忱,進而培養自信,希望在老師、家長參與,從學校到家庭,養成學生了解科學合作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