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7第192期

 

訂閱電子報:  
訂閱說明
電子報回顧
 

  你有多久沒靜下心來觀察我們的周遭環境呢?你有多久沒細細品嘗大自然的美麗呢?你的視覺、聽覺、嗅覺等感官是否怠鈍了好一陣子呢?  

  經由這一期電子報的介紹,將會令你的觀察力逐漸醒覺過來。「票選生態短片王」活動,可以看到許多生物的逗趣行為重現在眼前;陰陽蝶究竟哪裡長得不同呢,馬上來測驗你的敏銳度;另類的昆蟲分類法,是如何運用觀察力來建立呢?就讓我們一起走入觀察的世界,來感受這一切的美好吧!

 
 
鍬形蟲在打鬥,哪隻會勝出呢?拍攝者:馬韋傑

票選生態短片人氣王
蝴蝶也會沾醬油?誰好大膽當了綠色劊子手?誰又是自然界的環保使者?透過鏡頭,許多你認識、常見到,卻又易忽略其存在的生物精彩內文 

 
   
 
一種陰陽蝶。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英國誕生罕見陰陽蝶

陰陽蝶相當罕見,大約只有0.01%的發生機率。約半年前,英國的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NHM)誕生了一隻「陰陽蝶」 精彩內文 

   
 
庸肖金毛翅夜蛾。攝影者:Bettaman;適用CC-BY授權

夜蛾逃命有幾招?

動物的保命招式百百種,像是保護色的障眼法、欺騙誤導的誘敵法、臭氣薰人或烏煙瘴氣的掩飾法、一死百了的裝死法精彩內文

 
   
 
森林裡的迷藏王。圖片來源:阿爾發

森林裡的迷藏王

在這片金黃森林裡,小惠展開一場愉悅的、不可思議的捉迷藏奇遇。這場捉迷藏遊戲究竟是真的?還是幻影呢…精彩內文

   
 
還未脫皮的衣魚,外觀仍呈現黑色。。攝影者:Bettaman;適用CC-BY授權

生活在陸地上的魚:衣魚

關於「衣魚」的敘述,以下何者「錯誤」?(1)因為外表像魚,所以有「衣魚」、「蠹魚」、「銀魚」之稱 …精彩內文

 

 

 

   
 

端紅蝶幼蟲。攝影者:SSKao;適用CC-BY授權

另類昆蟲分類法

打從小時候上了自然科學的課程後,「界門綱目科屬種」這一套的分類法則,便根深蒂固的印記在腦海裡…精彩內文

 
   
活動快訊  


票選生態短片人氣王
 

鍬形蟲在打鬥,哪隻會勝出呢?拍攝者:馬韋傑。  蝴蝶也會沾醬油?誰好大膽當了綠色劊子手?誰又是自然界的環保使者?透過鏡頭,許多你認識、常見到,卻又易忽略其存在的生物,這下子全部現形了!奇特的生態故事全都在「自然之窗-台灣自然影音頻道」熱烈上演中!

  「第五屆自然生命印象‧水森活攝影競賽」共有30多部精彩短片參賽,每一部都充滿了獨特觀點和生命野趣。哪部自然短片最動人?哪個生態故事最動心?主辦單位邀請每位網友來當評審,立即投下你神聖的一票,還有機會拿好禮!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協辦單位:台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投票時間:即日起至12月9日

活動資訊:詳情請見「自然之窗台灣自然影音頻道」

 

 

TOP↑

 
 
動物園新鮮事  


英國誕生罕見陰陽蝶

正常的雌性大鳳蝶。攝影者:kenjonbro;適用CC-BY授權

作者:尹禾

  陰陽蝶相當罕見,大約只有0.01%的發生機率。約半年前,英國的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NHM)誕生了一隻「陰陽蝶」,除了擁有雌雄的外觀之外,竟然連生殖器官也是雌雄各半的連接在一起,罕見程度令人驚訝連連!  

  這隻特別的蝴蝶是亞洲的大鳳蝶(Papilio memnon)品種,顏色鮮豔的一邊是雌性,另一邊則是雄性特徵,不僅翅膀圖樣上的不同,連身體、觸角和生殖器官都是雌雄各半,因此沒有生育能力。      

正常的雄性大鳳蝶。攝影者:geekgirl24;適用CC-BY授權

 

  身為蝴蝶愛好者也是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盧克‧布朗(Luke Brown)指出,這種「雙邊雌雄嵌體」(bilateral gynandromorphs)的蝴蝶,在他30年的職業生涯裡只遇過3次,機率大約只有0.01%。然而這種變異物種普遍存活不久,正常的成蝶可以活上一個月,然而突變的蝴蝶卻可能僅有數天而已。一旦這隻陰陽蝶存活超過1個月,將會被納入博物館收藏。      

  什麼是雌雄嵌體呢?簡單來說,在一隻生物的身體上,同時呈現出雌性與雄性特徵的現象,也就是有部分是雄性的特徵,另一部分則出現雌性的徵狀。更甚者,若出現平均分裂成雌雄各占半邊的情形,就稱為「雙邊雌雄嵌體」,如同這隻大鳳蝶一樣。    

另一種陰陽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此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所有發現陰陽蝶的案例中,每4隻就有1隻是大鳳蝶品種。針對這項情況,昆蟲專家仍在持續研究突變的成因,目前多認為是這種物種的基因突變率較高所導致。    

  

 
 

TOP↑

 
 
動物報報  


夜蛾逃命有幾招?

庸肖金毛翅夜蛾。攝影者:Bettaman;適用CC-BY授權

作者:尹禾

  動物的保命招式百百種,像是保護色的障眼法、欺騙誤導的誘敵法、臭氣薰人或烏煙瘴氣的掩飾法、一死百了的裝死法、迅雷猛速的逃跑法……每種動物以本身特質與專長來施展不同的方法,目的只有一個:讓自己活下去!

  那麼,你知道夜蛾是運用什麼方法來保命呢?在自然界中,食蟲性的蝙蝠是夜行性昆蟲的天敵,光是一隻蝙蝠在一個晚上就能吃掉上百隻至上千隻的昆蟲,因此食蟲性蝙蝠可說是夜蛾的大敵呀!如果夜蛾能有效躲避蝙蝠捕食的攻擊,那麼牠的存活成功率就能大大提升。

  「聽聲辨位的閃避法」便是聽覺發達的夜蛾經常運用的方式,大多數的夜蛾在胸部或腹部都有鼓膜聽器(Tympanal organs),有的甚至在身體表面上還有能吸收超音波的構造,可以偵測或吸收蝙蝠所發出的超音波,一旦偵測到,便迅速地採取反應機制以增加存活率。

  夜蛾的聽覺器官儘管結構簡單,只有兩種細胞可以接收蝙蝠發出的超音波,並判斷蝙蝠的距離,然而再搭配上其不同的躲避機制,就能有效來因應危險景況,進而提高存活的機率。躲避機制主要有干擾、吸收和躲避三種,會採取干擾的躲避本事的夜蛾並不多,而虎蛾是少數之一,牠可以發出干擾蝙蝠的超音波,讓蝙蝠無法正確得知牠的位置,在誤導行為之後再從容的逃命去。  

  多數蛾類都是採取吸收和躲避超音波的策略,某些夜蛾的體表有一種類似毛狀的结構,可以有效的吸收蝙蝠所發出的超音波,而不會產生反射波,甚至有些夜蛾還會改變翅膀對著蝙蝠的角度,來减少身體對超音波的反射,如此一來,蝙蝠就無法知道夜蛾的位置。

  在躲避策略上,蛾類還有幾種變化花招,不單單一招而已。當夜蛾偵測到蝙蝠的存在時,如果蝙蝠距離較遠,牠們就調頭逃離,讓蝙蝠追不到;如果距離較近、危險已經逼近,夜蛾會就原地收起翅膀,像葉片般垂直向下掉落地面,突然從蝙蝠的偵測範圍消失,讓原本衝向蛾的蝙蝠措手不及,撲了個空,等蝙蝠以超音波再偵測蛾時,蛾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夜蛾的保命花招真是多樣,彷彿在眾多驚險連連的危機場面中大展身手而脫困,相信牠在這些搏命時刻、危機解除之後,能再見到明日的月亮,會是歡欣鼓舞的!

 

 

TOP↑

 
 
動物書坊


森林裡的迷藏王

  小惠跟哥哥比賽看誰先到家,只見哥哥一馬當先跑過了石牆,拐個彎,鑽進欄杆後的樹叢裡。小惠跟著哥哥鑽過欄杆,一起身卻不見哥哥的蹤影,而眼前卻出現了一片金黃的森林……

  在這片金黃森林裡,小惠展開一場愉悅的、不可思議的捉迷藏奇遇。這場捉迷藏遊戲究竟是真的?還是幻影呢?讓我們跟著小惠的步伐一起來探險吧!

  這本童書的文字與圖片都非常精采,文字方面,除了角色對話外,還有歌唱情節,如果以歌唱來讀這本書,整個故事便顯得話劇般的生動好聽;圖畫部份,隨著故事情節,可以讓小朋友反覆的來回翻頁,藉此發現隱藏在圖中的奧妙,透過圖畫趣味添增了故事的精采程度!

  (圖文來源:青林國際;更多童書訊息,請見動物園繪本資料庫

 

圖片來源:阿爾發

• 作者:末吉曉子

• 繪者:林明子

• 譯者:嶺月

• 出版社:阿爾發

•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28日

 

TOP↑

 
 
保育擂臺  


生活在陸地上的魚:衣魚

還未脫皮的衣魚,外觀仍呈現黑色。攝影者: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Bettaman;適用CC-BY授權。關於「衣魚」的敘述,以下何者「錯誤」?

(1)因為外表像魚,所以有「衣魚」、「蠹魚」、「銀魚」之稱。
(2)衣魚常出沒在人類居住的場所,並且行動敏捷,慣於在白天活動。
(3)衣魚是昆蟲,長有六隻腳,沒有翅膀構造,所以不會飛行。
(4)遇到天敵,如果被抓住了尾巴,會自斷尾毛乘機逃脫。

解答:(2)「衣魚常出沒在人類居住的場所,並且行動敏捷,慣於在白天活動。」是錯誤的。

  衣魚常出沒在人類居住的場所,平時置身在房屋縫隙或家具間。衣魚的行動敏捷,爬行動作迅速,被驚動時常見牠們一溜煙的逃脫。晝伏夜出的牠們,由於有懼光的習性,白天通常躲藏在暗處,特別是在陰暗潮濕的倉庫裡。  

  衣魚的外觀通常呈銀白色、灰色或近黑色,體型只有約1~3公分長。牠那扁平,形狀似紡錘般的身體,佈滿了銀色鱗片,並略帶有金屬般的色澤。由於古人認為牠的外表似魚,且會蛀食衣物,因此稱「衣魚」,也稱作「蠹魚」;且因外表顏色,英文名字為「銀魚」(Silver fish)。儘管牠們的不同俗名都被冠以「魚」這個字,但其實牠們的身世跟魚可沒有關係,而是屬於無翅的昆蟲類。    

  如果大膽的用手觸碰牠的身體,將會發現,衣魚身上的鱗片沾黏在手上,如同蝴蝶翅膀上鱗片般的容易脫落。雖然,牠們的軀體細細長長,在頭部長有兩條觸角,腹部則長了「三根毛」(一對尾毛及一條中央尾絲),當遇到蜘蛛、蠅虎等天敵時,會擺動尾毛,分散敵人的注意力,如果尾巴被抓住了,則會自斷尾毛,趁機逃脫。    

 

 

TOP↑

 
 
主題專欄:生物多樣性  


另類昆蟲分類法

端紅蝶幼蟲。攝影者: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SSKao;適用CC-BY授權。作者:尹禾

  打從小時候上了自然科學的課程後,「界門綱目科屬種」這一套的分類法則,便根深蒂固的印記在腦海裡,在專業上、學術上都僅通行這套獨一無二的分類法,然而當實際走入自然環境中,瞧見了一隻隻漂亮的昆蟲,可以準確無誤又迅速的說出牠的「身分證」名稱、「族譜」關係的人,應該是少之又少吧!

  對於生物分類學家來說,這套專業的歸屬分類法則必然需要;然而對於一般大眾的我們而言,或許可以不必被這些規範所局限,嘗試用其他思考模式來看這些自然萬物吧!就像是專業如學名、簡單如俗名、更甚者出現親近暱稱如小名,這些都能出現在同個生物身上,如此一來還可以增添更多樂趣呢!

  既然要打破分類學上的規範,那麼我們來試看看不一樣又另類的排列組合,倘若建立一類「像蛇的毛毛蟲」,藉著實際走入大自然去搜尋萬物時,我們將會發現外觀擁有蛇類風格的毛毛蟲,還真是多呢!舉例來說,無尾鳳蝶(花鳳蝶,學名Papilio demoleus)的幼蟲,位於身體前方的假眼,在頭部下縮隱藏時真的就像毛蟲的眼睛,一些菜鳥想必會因為那大大的假眼而誤判那是一條蛇;若再加上前胸吐出的、仿如蛇信般的臭角,肯定可以嚇壞沒經驗的菜鳥。  

無尾鳳蝶的幼蟲。攝影者: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晉蘭;適用CC-BY授權。

  再來還有蟻舟蛾(Stauropus sp.)的幼蟲,牠和無尾鳳蝶幼蟲相似卻又相異的是,同樣有膨大的假頭、眼紋和蛇信,不同的是無尾鳳蝶幼蟲的模擬蛇頭選在身體前方,而蟻舟蛾幼蟲則選擇在身體末段。此外,端紅蝶(又叫橙端粉蝶,學名Hebomoia glaucippe)的幼蟲,長得就像是一條雄性青竹絲,因為同樣擁有體側白紅線紋,假眼和姿態也像極了青竹絲的樣貌。最後,長斑擬燈蛾(Asota plana)的幼蟲,牠的黃黑相間的環形紋,讓人立刻聯想到雨傘節的白黑相間環形紋,這些像蛇的毛毛蟲透過這套法則立即自成一類了。

  當然,如果不想以這種特徵來分類昆蟲,那麼你也可以試試看更多分類法,像是有「卡通臉」、「戴著面具」、「穿戴盔甲」、「有香味」的特色……眾多分類法,沒有統一性,也不需要一致性,全由觀察者自己來決定命名。  

  這樣的分類法,有什麼好處呢?當你與他人分享時,經由口頭描述、畫筆描繪出來這項特徵時,這類的昆蟲就像是活靈活現地活在面前,讓聆聽者印象更為深刻!透過新的觀點,觀察昆蟲、得到不同的分類法則,而這項分類不僅自己容易區辨,也能與其他觀察者產生共鳴,既充分顯示寫實特色又能與大眾對話交流,這將會是多麼有趣討喜呀!  

 

 

TOP↑

 
 
 
 
指導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單位:
台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聯合發行
發行人:
葉傑生 ‧總編輯:張東君、陳建志 ‧副總編輯:陳瑞賓
主編:
鄭香君‧編輯:乓乓
學術顧問:
呂光洋、林曜松、夏良宙、楊平世
視覺設計:
蔡佳蓉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