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電子報: |
|
|
 |
|
|
|
 |
 |
龍年到來,大家在過年期間除了除夕夜圍爐吃團圓飯外,每一餐幾乎也是豐富的佳餚,大家難免會擔心起自己的體重是否大增,上海野生動物園就為了防止動物吃得太胖,訂下了每月「停肉日」的日子。
除了吃得好外,你們是不是也有和家人、親朋好友一同到戶外郊遊踏青呢?聰明的你是否有發現在現實的世界裡,其實也充斥著許多「龍」的分身呢!空中飛龍、善變的變色龍、龍的起源──揚子鱷等動物,甚至輕易的在你我周遭就可以發現?記得,下次看到牠們時可別忘了和他們打聲招呼呢!
|
|
|
|
|
 |
台灣新童話:新月傳奇 傳說中,月亮照亮大地滋養生命,讓萬物得以生生不息。一個皎潔的夜裡,小男孩誕生了…〈精彩內文〉
|
|
|
|
|
|
|
|
 |
停肉日 活躍日
每年年初五,上海野生動物園的獅、虎、豹過的可是「停肉日」的日子呢!動物園是在玩什麼把戲… 〈精彩內文〉
|
|
|
|
|
|
|
|
 |
解開龍的身世之謎
千年來,關於龍的傳說太多了,若是要討論「龍」到底是何許動物?這恐怕就要從龍的外型說起…〈精彩內文〉
|
|
|
|
|
|
|
 |
騎著恐龍去上學
如果小樹會唱歌……如果小象可以飛……如果騎著恐龍去上學……每個小小的如果都能開啟大大的可能…〈精彩內文〉
|
|
|
|
|
|
|
 |
空中飛龍:蜻蜓
關於「蜻蜓」的敘述,以下何者「錯誤」?常見於淡水水源環境較佳之處。(2)飛行時速為40公里,最快甚至能達到 …〈精彩內文〉
|
|
|
|
|
|
|
全球變裝高手變色龍教你穿新衣
過新年怎麼能夠少了牠,牠可說是動物界裡引領時尚潮流的生物,時時刻刻都在上演著個人時裝表演秀…〈精彩內文〉
|
|
|
|
|
|
|
|
活動快訊 |
|
台灣新童話:新月傳奇
傳說中,月亮照亮大地滋養生命,讓萬物得以生生不息。一個皎潔的夜裡,小男孩誕生了,身上的月亮印記為他帶來一場特別的際遇......他,是越亮的孩子?大地的守護者?還是......
2012年紙風車劇團年度大戲《新月傳奇》,以台灣黑熊身上的白色勝利標誌,策劃了一場專屬於台灣孩子們的童話故事,期盼在聽完故事之後,對於台灣的特有種度誤更有感情,更懂得愛護台灣這片土地。
新月傳奇之旅即將展開,歡迎親子同行,一同享受一場感動與創意交織的愉快藝術饗宴。
主辦: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紙風車劇團
地點:台北城市舞台、新北市板橋藝文中心、中壢藝術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等地點
時間:自4月13日起至6月17日,詳細場次請見演出表
購票資訊:請見購票方式
活動詳情請見新月傳奇網站
|
|
TOP↑
|
|
|
|
|
動物園新鮮事 |
|
停肉日 活躍日
作者:李詩婷
過年期間,恭賀新禧不能少,紅包不能缺,大魚大肉更是免不了,大家是不是荷包滿滿,肚子也滿滿呢?
不知道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是怎麼過年的呢?是不是和我們一樣也大魚大肉呢?
今年的年初五,上海野生動物園的獅、虎、豹過得可是「無肉可吃」的日子呢!這可不是動物園在虐待動物,不給牠們食物吃喔,而是上海野生動物園結合動物野化訓練所定下的規矩:每月初五、逢十就是「停肉日」,在這兩天,每種動物都不吃肉,即使是新春佳節也不例外。
生活在動物園內的動物,因為有專業的飼養員照三餐在餵食,若是飲食控制不當,很容易就長得腰肥體圓,圓滾滾、胖嘟嘟的身材或許會受到遊客們的喜愛,但對於動物飼養專家來說,卻是令人憂心的一件事。我們都知道「肥胖」是很多疾病的起源,動物也不例外,且過於肥胖也會影響到牠們繁衍後代。
所以,為了解決動物園內普遍存在的肥胖問題,也同時結合動物動物野化訓練,上海野生動物園每到了「停肉日」當天,園區內每頭獅、虎、豹都只能分配到限量供應的1公斤雞骨頭來充飢。
不過,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據動物園飼養員表示,每逢「停肉日」當天和隔天,都是獅、虎、豹最活躍的日子,會表現出比平常更大的活力,也顯現出牠們在自然界缺少食物果腹、面臨生存危機時所展現出的求生本能呢!
|
|
TOP↑
|
|
|
|
|
動物報報 |
|
解開龍的身世之謎
作者:王鎮中
今年是龍年,象徵吉祥的龍在中國的十二生肖中,也只有「龍」這動物是虛幻的,但數千年來卻一直融入在我們的生活裡。千年來,關於龍的傳說太多了,若是要討論「龍」到底是何許動物?這恐怕就要從龍的外型說起了。
龍的外型其實是很多種動物的綜合體,不過,到底是由哪幾種動物所組合而成的呢?
宋朝一位畫家郭若虛就說過,畫龍要掌握一個要訣──三停九似;「九似」指的就是畫龍的時候,要畫鹿的角、駱駝的頭、蝦子的眼睛、像蛇一樣細細長長的脖子、肚子要像蛤仔一樣白色的肉、魚的鱗片、老鷹銳利的爪子、老虎的腳掌、牛的耳朵等。「三停」則是指將龍從頭到脖子、脖子到腰部、腰部到尾巴等分成三段,也就是說,龍的造型除了九種動物的合體外,還需要在脖子、腰部、尾巴三處加以強調,才能掌握住精髓。
不過,曾有研究古生物的學者認為,「龍」其實是經過後人加以描繪而成的,現代人口中所說的龍其實是在指超大型鱷魚「灣鱷」或體型最小的「揚子鱷」。
灣鱷(學名:Crocodylus porosus),又名食人鱷、河口鱷、鹹水鱷、馬來鱷,為23種鱷魚品種中最大型的,也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目前在中國已經絕跡了。
揚子鱷(學名;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俗稱豬婆龍、土龍,亦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起源於中生代,已有2億年生存史的古老爬行動物,是恐龍的近親,有「活化石」之稱。中國大約圈養了10,000條的揚子鱷,但野生揚子鱷的數量卻不到200條。
沼澤中張牙舞爪的鱷魚,竟然可能是中國神話中龍的「原形」,如果從動物學的角度來說,鱷魚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龍的原形。仔細一看,鱷魚不但有修長的身體,鱗爪分明,加上血盆大口,利齒排列,尾巴像是鋼鞭,全都符合人們想像中的龍。
不論是龍的傳說或是真實身分,在龍年到來的這一年,透過美麗的傳說,我們可以賦予「生物多樣性」這一保育的新觀念,讓傳說得以延伸。
|
|
TOP↑
|
|
|
|
|
動物書坊 |
騎著恐龍去上學
如果小樹會唱歌……
如果小象可以飛……
如果騎著恐龍去上學……
每個小小的如果,都能開啟一個大大的可能。盡情地在想像中玩耍,也許和時間捉迷藏......也許和空間玩魔術......也許和怪物一起奔跑......這將會是最珍貴的時光!
在史派修學校,天一亮,每個小孩快樂的早早起,沒有人會賴床或裝病,因為在史派修學校有最特別的校車──一隻可愛的小雷龍,專程接送小朋友到學校。
小雷龍是大家親愛的夥伴,但也為這個擁擠的現代都市,帶來一些小困擾和小麻煩。因為小雷龍實在太龐大了,走在大馬路上,太容易撞倒路燈、電線桿、天橋,連紅綠燈也遭殃!史派修學校接到罰單後,怎麼解決「小雷龍校車」違規事件呢?
每一種想像都在史派修學校中,在這裡,小孩盡情的和時間捉迷藏,和空間玩魔術,快樂幽默的成長。
(圖文來源:愛智圖書;更多童書訊息,請見動物園繪本資料庫)
|

• 作者:劉思源
• 繪者:林小杯
• 出版社:愛智圖書
•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1日
|
|
TOP↑
|
|
|
|
|
保育擂臺 |
|
空中飛龍:蜻蜓
關於「蜻蜓」的敘述,以下何者「錯誤」?
(1)常見於淡水水源環境較佳之處。 (2)飛行時速為40公里,最快甚至能達到100公里以上的時速。 (3)顏色都是灰灰的。 (4)蜻蜓的翅痣,具有減低擺動、使飛行穩定的效果。
解答:(3)「蜻蜓的顏色都是灰灰的。」是錯誤的。
善於飛行的蜻蜓,是許多人童年追逐的目標,常見於淡水水源中環境較佳之處。逐水而居的蜻蜓可是監測水域汙染、評估環境優劣的生態指標呢!
這些天上的飛龍各有特色,具有藍色、綠色、紅色、紫色……等不同的外表;一般常見的蜻蜓,體長大約為5~6公分左右,然而你知道最大的、最迷你的蜻蜓,各有多大嗎?
台灣最小,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種類,是僅長1.6~1.8公分的小紅蜻蜓;台灣最大的蜻蜓為體長可達11公分的無霸勾蜓。至於現今世界上最大的蜻蜓則是澳洲的古晏蜓,體長最多可達15公分。除此之外,遠古時期已滅絕的巨蜻蜓,體長則有30公分之多,外型較現代的所有種類蜻蜓都來得巨大。
一般蜻蜓的飛行時速為40公里,某些種類在必要時,最快甚至能達到100公里以上的時速。蜻蜓翅膀每秒約振動25至40次,能夠在空中急轉、滑翔、停滯、加速,飛行技術高超,堪稱溪池旁的飛行能手,現代的交通工具一直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長久以來,牠們的飛翔能力都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題材。
再靠近觀察牠們那片薄薄的翅膀,可以看見許多網狀的線條,這些構造稱為翅脈,目的是為了強化翅膀的結構,這樣才能禁得起長時間的擺動。再仔細瞧瞧翅膀的前端,可輕易發現有一塊組織增厚的長條狀構造,稱為翅痣。對蜻蜓而言,翅痣的存在,具有減低擺動的效果,讓飛行更能穩定。據說早期的飛機,由於氣流造成的震動容易導致機翼損壞,因此便仿照蜻蜓的翅,在機翼兩端負載重量,便達到了保持平衡的目的。
|
|
TOP↑
|
|
|
|
|
主題專欄:生物多樣性 |
|
全球變裝高手變色龍教你穿新衣
作者:李詩婷
過新年、穿新衣,大街小巷散發了許多過新年的氛圍,開心迎接龍年的到來!但過新年怎麼能夠少了牠,牠可說是動物界裡引領時尚潮流的生物,時時刻刻都在上演著個人時裝表演秀,每套新衣可說是全球獨家限量、獨一無二!
揭開面紗下神秘的一面
天下高手雲集,號稱「變裝高手」的變色龍,則是高手中的高手,有人說牠善變,也有人說牠是善於「偽裝」。變色龍,又名避役,主要分佈在非洲地區,少數分佈在亞洲和歐洲南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是牠們的天堂。
光聽名字就知道牠可不是泛泛之輩,「變色」可說是牠最厲害的生存法寶,隨著環境改變膚色,將自己融於自然環境,除了躲避天敵和方便接近獵物外,光線、溫度、濕度、情緒等,都會讓牠大顯身手一番,但,這都是普遍對於「變色龍」的認知,牠真的就只有這點能耐嗎?現在就來為您揭開面紗下神秘的一面吧!
變了色調的傳情達意
曾有科學家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過一篇文章,指出變色龍的體色變換不單單只是為了「偽裝」,其實還賦予了另一項更具意義的重要作用,就像人類透過語言進行溝通,牠們則是透過體表顏色的變化,來進行和同伴之間的資訊傳遞、傳情達意!
體色鮮豔度的不同代表著各種想傳達的訊息,像是牠們在捍衛自己領域的時候,會對侵略者呈現明亮的顏色;當遇到有意挑釁的對象時,體色則會變淡。此外,雌性變色龍遇到不喜歡的追求者時,體色會變得暗淡來表示「我不喜歡你」;懷孕的母變色龍則用較鮮豔的體色告訴異性:「我已經有寶寶了,不要來追我!」
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
不過,變色龍到底還有哪些不能說的武林祕訣呢?為什麼可以在短短20秒內迅速的變身成功、化險為夷呢?其實牠們變色的秘訣與血流無關,而是牠們的表皮與真皮之間,有一種「色素細胞」,色素細胞的移動能引起膚色的轉變。另外,還有一項鮮為人知的祕密,就是牠們的左、右眼能同時朝不同的方向轉動,不但有助觀察週遭環境和天敵的動態,也能快速發現獵物,當昆蟲靠近時,牠們就會伸出具有彈性、能分泌黏液的舌頭,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加以捕捉!
愛牠,就不要養牠
可愛模樣又具有天賦異稟、特異功能的變色龍,在近幾年漸漸成為寵物界的新寵兒,因此,野外的變色龍常被人捕捉,外加棲息地的開發與破壞,牠們也面臨著生存危機。在台灣,轉進街角巷弄的寵物店裡,或許還可以看到價格不斐的「變色龍」,但台灣的氣候其實並不適合牠們的生存,照顧起來也會格外的費神。人類有意無意的破壞,常造成生物棲息地的破壞,危害到野生動物的生存,也再度面臨空前的危機,上演著生物滅絕的遺憾。「愛牠就不要養牠」,就讓這種奇妙又充滿神祕的生物留在野外,留給牠們一個可以恣意徜徉、充滿生命力的森林裡自由自在的生存吧!
|
|
TOP↑
|
|
|
|
|
|
|
|
指導單位: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
發行單位:
|
台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聯合發行
|
發行人:
|
葉傑生 ‧總編輯:張東君、陳建志 ‧副總編輯:陳瑞賓
|
主編:
|
李詩婷‧編輯:小新
|
學術顧問:
|
呂光洋、林曜松、夏良宙、楊平世
|
視覺設計:
|
蔡佳蓉
|
|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 |
|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