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周原2012/09/04 

英國《自然雜誌》公布全球一七一個沿海地區的海洋健康指數,台灣排名六十九。

並列榜首的德國和塞席爾共和國,能給台灣什麼借鏡?

八月中旬,英國《自然雜誌》發布了海洋環境的道瓊指數─「海洋健康指數」。

英國《衛報》將此稱為海洋管理的里程碑。因為截至目前為止,人和海的共存關係,從來沒有全面性的世界報告。

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六十餘位學者,透過食物供給、海岸經濟、觀光旅遊和生態保育等十項指標,替全球一七一個沿海地區打分數。

他們發現,全球平均六十分,沒有到不及格的水準,但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有人居住的區域中,最高分的是德國,和東非印度洋的塞席爾共和國。他們拿到七十三分。

相較之下,台灣只有五十七分,排名六十九。

德國和塞席爾共和國,哪些地方做對了?台灣該如何迎頭趕上?

這份報告依照各國享有的海洋資源,跟當地的政經狀況做比較,評估人與海是否享有互惠互利的健康關係。

「台灣要找可以事半功倍的項目,從那做改善,」哈本(Benjamin Halpern)是主導「海洋健康指數」計劃的首席科學家,也是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生物學家。

他指出,台灣的海洋資源唾手可得,只要找到永續經營的方法,海岸保護和海岸經濟的分數,就會大幅改善。


德國 半數海岸列為保護區

永續經營需要政府與民間攜手。比方說,新加坡由群島組成,經濟強、政府有魄力,算是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哈本指出,政府能做的保育工作有限,沒有官方投入的海洋保護區,相關指標的分數大打折扣,總分只有四十八。

台灣可以參考德國的案例。德國面積是台灣的十倍,海岸線卻只有兩倍長。漢堡工業大學河川及海岸工程所教授佛利(Peter Froehle)說明,德國人很珍惜他們的海岸,將它視為自然的屏障和休憩勝地。

「德國人親近海,不允許海岸線遭受破壞,」佛利說。

德國有一半的海岸列入保護區。沿海沒有漁業和養殖業,所有的漁獲來自外海捕魚。

更重要的是,德國維護海岸的自然環境,因為這是防止洪災的絕佳辦法。「台灣的海岸線排滿水泥的消波塊,」佛利說,「但是我們發現,綠色海灘比人造建設更有防災的功效。」

德國的堤防以沙子為核心,鋪上一層黏土,建造綠地。這種堤防的水土保持和排水效果非常好,德國已有半世紀沒有嚴重的洪災。

天然的海岸,蘊藏了各式各樣的動植物,使得海灘成為人們最鍾愛的休憩勝地。德國因此在海岸保護、海岸經濟和生物多樣性等指標上,拿到很高的分數。


塞席爾 打造五座海洋國家公園

哈本指出,已開發國家的政經條件優厚,可以做好海洋資源的永續經營。

但是離東非海岸一五○○公里、由一一五座小島組成的塞席爾共和國,卻跟德國拿到同樣的分數。

人口約九萬人的塞席爾,擁有潔白的沙灘和活躍的生態系統,是世界級的觀光勝地。塞席爾觀光局統計,全國二一%的GDP來自觀光,一五%的勞動力從事觀光業。每年拜訪塞席爾的觀光人數,是全國人口的兩倍。

正因如此,塞席爾很保護它的海岸,主打能永續經營的生態旅遊。

具體的作法,就是推出強而有力的觀光政策,並成立專屬機構,負責審查工作。

觀光局提出名為「Vision 21」的藍圖,主導二十一世紀的觀光發展。並且組成國家生態旅遊委員會,集結政府、企業和NGO的利害關係人,評估觀光景點的開發計劃。政府的立場,就是經濟開發不得超過環境負荷。面積僅有四五○平方公里的塞席爾,有一半的土地列為保護區,並擁有五座海洋國家公園。

哈本認為,很少國家能和塞席爾一樣,同時做好觀光經濟和環境保育。高的海洋健康指數,不表示海洋資源要紋絲不動。提出永續經營策略,是台灣值得學習的作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