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孩子只記得母親節,常忘了父親節,使得爸爸挺失落的。

八月八日 當天,有位爸爸坐在餐桌旁和家人用餐,

突然間,兒子起身往冰箱走去,當他打開冰箱,蹲下取物時,

開口問父親說︰「爸!你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

老爸心中暗自竊喜,想說兒子可能要給他一個驚喜,

因而高興且得意的回答說︰

「今天是 八月八日 。」

兒子聽完之後失望的說出︰

.

.

「好可惜!牛奶已經過期了。」

...........................................................................................................................

 

父愛不缺席: 心理醫生剖析父親的十二種模式

 Making Peace With YOur Father

      在我們小的時候父親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如今我們已長大成人,他依然影響我們的一言一行--有時候他影響的方式令我們意想不到。此外,單親家庭的增多,幾乎已是一種世界性的趨勢。單親家庭固然為當中的成人帶來不少負擔與挑戰,但是影響最大的往往就是成長中的小孩。

      據心理學家指出,不論父親是出席或是缺席,他對我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們都有塑造之功,並且此種影響仍將持續。說得確切一些,父親的成功強化了我們;他們的失敗弱化了我們

台灣父親的刻版形象<多桑的便當>

這是一篇發生於威權時代,台灣農業社會的真實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出生於台南縣下營鄉,父親是位農夫,因沒有受過教育,所以不識字,全家只靠父親下田工作來養家活口。

那一年,農夫的么兒以優秀成績考上建中。農家子弟能金榜題名,考上建中,可謂是天下大事,本應放鞭炮,貼紅紙,祭拜祖先,大大的慶祝一番才對。但由於家境清寒,學費毫無著落,家中沒有人高興得起來,父親還為此生悶氣!

么兒出發前往台北報到當天,父親見到即將出門的他,越想越氣,竟將鋤頭扔在地上,氣急敗壞的大聲斥責說:「你這個死囝仔,若出去,就別給恁父回來!去死好啦!」但求學心切的他,頭也不回的背著簡單行囊,手中握緊初中老師的借款,以及母親背著父親偷偷標的會錢,乘著客運車轉搭火車前往台北。

火車上,第一次出遠門的么兒,內心不斷湧現出對父親的埋怨與不解,心中還滴咕著:「阿爸一點也不懂得教育,更不懂得讀書的重要,或許,阿爸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做愛。」不知不覺中,淚濕了眼眶。

北上就學後,國中的學校師長知道,父親對於初中畢業後不就業,竟到台北讀高中的兒子相當不諒解,還多次大發雷霆。為此,師長們相偕到家中力勸父親,父親才平息怒氣。

第一個學期結束,么兒放假回到家中,一進門,父親並沒有用笑容迎接他,只冷冷的告訴他:「在廚房的菜櫥仔底,有一個從街仔路買回來的雞腿便當,卡緊去吃,吃飽後,要記得牽牛去田邊的窟仔底洗浴。」此話一閉,父親口中還喃喃自語的碎碎念說:「現在的生意人,真正是奸商。一個便當竟然要三十五元,實在貴死人!」只見父親的身影,隨著碎碎念的聲音逐漸消失在田的另一端。

見到父親生氣的樣子,一時之間不知如何以對,等回過神後,他才快步的走進廚房找那雞腿便當。由於已經有一個學期沒吃過肉,早已不知肉味,當他吃到雞腿時,甜美的滋味,可想而知!儘管有雞腿便當可吃,但心中還是埋怨著父親不懂得愛,也不懂得教育。從高中一直到研究所畢業,計九年十八個學期,每個學期結束回家的第一天,父親總會買一個雞腿便當等他回來。就這樣,他總共吃了十八個雞腿便當。

研究所畢業當兵時,只有媽媽到火車站送行,爸爸還是無情的在田裏作他的工作。

退伍後,順 利考上 博士班,也娶了個如花似玉的碩士太太,生了個可愛的女兒。但每次回鄉下老家,父親還是一語不發,只用兩個雞腿便當歡迎兒子和媳婦,之後,又獨自下田去工作。見到這樣的情景,么兒內心的感受和從前一樣,只能自嘆:「認命吧!這老農夫什麼也不懂,要是台灣的教育不改革的話,便會有許多只懂打罵,不懂愛的教育的封建思想,那還了得!不解構這樣的教育體制和方法,勢必會有更多像他一樣的悲劇。」

因著父親不懂教育、民主和愛的觀念,使得么兒的心情越來越複雜,遂而想要到國外接受民主與愛的教育之洗禮,所以,他向國科會提出經費申請,順利前往英國,想搬些新的思想回來救國救民。

出國後不久,父親因病無法下田工作,只能躺在床上休養。

病危時,三哥和四哥經過多次國際電話的聯繫,好不容易才找到么弟。得知父親病危的消息後,趕緊訂機位並辦手續,準備回台灣探望父親。

父親知道從英國回台灣路途遙遠,恐怕來不及與么兒見最後一面,於是交待其他兒子們說:「在細漢小弟還沒回來之前,不要將我埋落土,這樣,會對那房的人不好。」兒子們為了遵照父親的遺言,於是用冰櫃將父親的遺體冰凍在家中的客廳。

么弟返抵國門當天,匆匆的叫了一部計程車,從機場直奔家中。進到客廳,望著躺在冰櫃的父親,心中百感交集,過去的種種,剎時浮現腦海,心中想著:威嚴不苟言笑的父親,過去在田裏辛苦的工作,不都是為了一家溫飽。

孩子,罵孩子,還不是怕孩子學壞。回想起過去一幕幕的情景,不禁放聲痛哭。三哥見狀,過來扶起痛哭失聲的么弟,並叫他先到廚房吃飯。也許是旅途勞累和傷心過度而口渴,當他想從冰箱找冰水來暍時,見到廚房的冰箱裏,塞滿了已不是很新鮮的雞腿便當。

他終於明白了父親的愛,淚水止不住地流著。

.......................................................................................

坊間滿滿都是有關於"母愛"的書籍   對於"父愛"著墨的書  其實不算多

所以我想介紹大家看一本有關"父愛"的書   希望各位爸爸在孩子人生的路上不要缺席 

更不要用權威的臉孔與口吻推開了與孩子的距離   

其實每個爸爸對孩子的愛是跟媽媽是一樣多的  

 

<宜蓁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