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蒲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一說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與春節、中秋等節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臺灣、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起源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即農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 南朝蕭梁時期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是一部中國古代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介紹文集。在該書的第卅節裡頭記載著:「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認為東吳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已被當時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
另外一種說法,學者聞一多指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聞一多《神話與詩》的《端午考》),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相傳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今江浙一帶)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里或裝在竹子里,投到江裡面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1939年,中日戰爭烽火正燃之際,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於是議定每年端午節屈原逝世之日為詩人節。
在江南地帶,端午節是一個潮濕酷熱的季節,這時百種毒蟲開始滋生,古代醫學角度,要喫雄黃酒來避疫病。
俗諺有:「未食五月粽,破裘不願放」,形容過了端午節才算真正進入夏季的炎熱。
名稱來源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1]。《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意義
- 紀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吳王夫差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 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
- 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 紀念秋瑾的就義[2]。
習俗
人們在端午節掛艾蒿和艾草(艾葉菖蒲),有些地區會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以僻邪驅瘴。殷堯藩《端午日》詩云:「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梅堯臣在《端午晚得菖蒲》詩云:「薄暮得菖蒲,猶勝竟日無。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壺。」喝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在大中華地區、日本、越南,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在荊楚地區,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現在各地粽子不論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鹽豆粽、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等。
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則在大中華地區、日本、越南、琉球皆有。競渡本是祭祀水神的習俗,原非一年一次,年宵、暮春三月、重陽也有,後來中國才以端午為主。端午節有了紀念屈原的意義後,競渡又有了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的意義。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以紀念屈原。在臺灣,端午賽龍舟是年度大事,早從在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便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府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發展至今,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固有「五月鑼鼓響半天,阮卜看龍船行河邊!」的典故。從農曆五月初一開始,便在道士引領下,劃龍舟、打龍鼓至水邊「請水神」,再決定爐主、頭家、龍船會;端午當日,選手必須先祭拜龍船,將香火插在船上。競賽結束後,待到農曆五月十日「送水神」,在恭收龍船,期待來年再戰,知名的龍舟賽會場有新北市碧潭、宜蘭冬山河、彰化鹿港吉安水道、台南運河與高雄愛河等。
大中華地區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南方地區端午節習俗保存較完善,也較北方地區氣氛濃厚,各地紛紛舉辦各種規模的賽龍舟活動,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雖然不一定代表端午節本身的紀念屈原的意義,但這種習俗一直保留著。家人給孩子手腕纏繞五彩絲線,傳說可以續命,祈盼長命多福。《東京夢華錄》卷八「端午」條說:「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糉子、……」。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
有些人會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窗上,或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又有午時立蛋=之俗,傳說中如在午時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來年會有好運道。
在部分晉語地區盛行吃餾米,餾米即黃米(黍)蒸制的米飯。在貴州地區盛行游百病。這一傳統民俗現已基本絕跡。
自2008年開始,端午節在中國大陸地區也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按規定放假一天。
2009年湖北省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湖北秭歸「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西塞神舟會」賽龍舟,湖南「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蘇州祭伍子胥的「蘇州端午習俗」,就是中國大陸長江流域三個省份當地人民慶祝端午節時的習俗。
台灣
台灣端午節保留大量端午禮俗,台灣人俗稱端陽、「五日節」或「五月節」,習俗為吃粽子、飲雄黃酒、驅五毒、飲午時水、沐午時水、午時立蛋(傳說中能在午時,立起雞蛋可以得到好運)與賽龍舟。端午禳除的習俗源自於夏至,台灣習俗認為端午當天正午,是全年陽氣最盛的時刻,因此配合飲用午時水可強身健體、驅除百病,加入了香茅、艾草、菖蒲等驅邪植物,或是掛榕枝、飲雄黃酒、佩掛香馨(香包)更可達到功效;另外當天也會使洗艾草水,同樣也有防毒健身的效果。全國最著名汲取「午時水」地點在台中縣大甲鎮鐵砧山上的劍井。
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是台灣民間三大民俗節慶。中華民國政府立端午節為法定假日,依規定放假一天。
日本
此日男人游泳,女人洗頭。由於不再採用農曆,日本的端午節固定於每年陽曆5月5日,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是諧音,因此日本端午節又漸漸地變成了男孩子的節日。這一天也是日本的兒童日(男孩節),是法定的公眾假期。這一天日本有男孩子的家庭要掛鯉魚旗,豎鯉魚旗是希望孩子像鯉魚那樣健康成長,有中國「鯉躍龍門」的意思。從下面看鯉魚旗,浮現在藍天下的鯉魚很像在水中健壯地游。這是中國端午節沒有的習慣。會食用日本粽和柏餅。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人民認為端午節是一個慶典,是祭天的時候。他們各自都把端午節本土化,並以各自的名字稱呼這個慶典,例如:天中節、重午節、端陽、五月節、戌衣日、水瀨日等。這些慶典,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在江陵,傳統上稱呼端午節為「水瀨日」(수릿날)。韓國在端午日這天在江原道江陵市所舉辦大規模薩滿祭儀、山神祭與等一系列結合巫俗、儒道教地祝祭活動江陵端午祭,由於保留了大量的原始信仰、民俗遺風與傳統文化,在200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在農業社會時期的朝鮮半島,民眾共同參與的傳統祭祀活動,祈求豐收。在祭祀舉行時會進行假面舞劇、韓式摔跤、盪鞦韆、跆拳比賽等具有朝鮮地方特色的活動[3]。
公眾假期
把端午列為公眾假期的地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2008年開始)、香港、澳門、日本(公曆5月5日,稱為「兒童之日」)與臺灣。在臺灣端午佳節作為傳統民俗節慶之一,一直以來都是佳節假期,也是返鄉探親的敦誼之日。
相關話題
2005年11月,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朝:강릉 단오제 Gangneung Danoje*)」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所認定(第三批)[4]。此事發生後,端午祭的本源地中國的一些媒體、團體開始對「以韓國起源的節日的名義在無形文化遺産登録」等進行強烈的反駁。
但是,實際上「端午的起源在韓國」的主張在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宣言中以及名表中皆不存在,另外,也有報導稱『韓國在申請「江陵端午祭」之際,曾說明過「(端午祭)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入韓國後已經歷經了1500多年」。』[5]。
其實在代表作宣言的5個月前,中國國內也出現過「湖北省的江陵端午祭與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共同登録世界文化遺産」的呼聲,而韓國學界則以「中國的江陵端午祭與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僅僅名稱相同,而實際內容則完全不同」為理由進行反駁[6]。
參見
參考文獻
- ^ 端午的意思,五月端的來由
- ^ 端午節紀念革命女詩人秋瑾
- ^ 韓國端午節
- ^ 一部報導には「この年月に無形文化遺産に登録された」としているものもあるが、これは厳密には誤りである。當時はまだ無形文化遺産保護條約が発効しておらず、江陵端午祭が無形文化遺産の代表一覧表に掲載されたのは2008年。
- ^ 中國躍起「端午節の元祖は韓國でなくウチ」―登録申請 - サーチナニュース 2009年5月27日付
- ^ 변영주. 단오제 유네스코 등록 중국 딴지. 국민일보(國民日報). 2005-06-08 [2010-05-06] (韓語).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還有動畫播放唷!
http://children.cca.gov.tw/topic/detail.php?id=200805B01文建會兒童文化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