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天天面對著手機、平板電腦和網路,沒有機會和真人接觸和互動,高科技的發展,讓各種人際關係都產生很大的影響……
一位年經的母親說起她和大學的女兒如同姊妹的關係。她說:「高中的時候,我們一起去逛五分埔;考上大學去東京玩時,一起逛新宿。」慢慢的,也說到了這一次的衝突。她說她以為女兒聊起臉書是鼓勵她也加入這個社交網路,卻不知道為什麼她加入後,女兒竟然氣得離家出走。我問是氣她加入臉書?她猶豫了一下說,好像也不是。原來她加入臉書成為女兒的朋友後,主動將女兒的所有朋友都邀約成為自己的朋友。而女兒一開始也沒反應,直到女兒發現自己的一舉一動,特別是跟朋友互動的話語或活動,媽媽都摸得一清二楚,忽然才氣得堅持搬出去住。
這讓我想到另外一位父親。在兒子連續好幾年央求讓他一個人去國外自助旅行後,向來自認開明的這位父親,最後是不得不答應了。不過,他先做了一些功課,調查了哪些國家沒開放手機的國際漫遊(緬甸、北韓等等),哪些國家手機門號的普及率偏低。這些國家都是不准去的國家。然後要求兒子交換條件:每天手機要開著,每天要主動打電話回台灣。
一位留學生向我抱怨家裡的不合理要求:「出國定居,架好電腦後,我習慣將skype整天開著,家人可以隨時打招呼,也就沒有離家的寂寞。」後來,
這樣的故事還很多,最常見的是父母如何破解小孩電腦密碼,或小孩手機是登記在父母名下,也就可以要求通聯紀錄等等。媽媽老是嫌他房間亂,還「威脅」要到美國東岸幫他收拾房間,他索性就說電腦的鏡頭壞了,改成只有聲音的。沒想到,後來的發展是,父母以為他不會修電腦,央求他堂哥到東岸出差時,特別飛到他學校,就是為了幫他裝一個新鏡頭。
高科技的發展,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開始變得十分多樣;或者說,可以變得沒有距離。這對各種人際關係都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親子關係上,一個人從青少年邁向成年,在過去發展相關的心理學、不同的學派之間,也許會有不同的語詞來形容離家(leaving home):自我認同形成(identity formation)、火箭發射(launching stage)等等。這些術語都是將孩子的發展過程中,將他∕她和家庭的分離視為是獨立能力或完成自我個體化的必要條件。
父母也是有演化史的,如果說九○年代出現了擅長心理和溝通的父母;那麼,二十一世紀後二○年代的新父母則擅長運用科技的助力。只是,在這一切變化後,究竟是心理學教科書該改寫,還是親子關係會出現更多的新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