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在測試我的底線』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文出處:http://www.janetlansbury.com/2010/04/no-bad-kids-toddler-discipline-without-shame-9-guidelines/
(*第一段並非直接翻譯,有加上我自己閱讀本文的心得)
你相信小孩一出生,就想要做壞事,就會欺騙撒謊,就是不乖不聽話,對父母與身邊的人充滿敵意嗎?
今天中午去買便當時,我問了自己這個問題。我不信。也不是我相信『人性本善』這種『失控的正面思考』,我也看過不少人性中惡的部分。只是,我不相信,孩子一出生就想要傷害別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為什麼?他們真的沒有理由啊!如果孩子有被好好的對待了,需求有被滿足了,說的話(恩,有時候是用哭的,有時候只是恩嗯恩... )有人聽見了,而且聽懂了,他們到底為什麼需要傷害別人?
我當然也見過孩子打人。但我越來越相信這不是學來的。打人,不就是最基本的動物本能而已?就像肚子餓了就想吃東西一樣,這還需要學嗎?
不是嗎?你沒見過小老虎,小貓咪他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就是互相追來追去,咬來咬去的嗎?他們跟自己的母親也是這樣玩的。而如果小老虎小貓咪不小心咬太大力,或是行為舉止不當的時候,母老虎跟母貓還會用力個給他咬回去(或是一巴掌呼過去,真的是一巴掌喔),告訴孩子『你超過線了』。(有一派父母正是這樣教導自己孩子的)
我們的孩子也一樣。孩子剛出生,並不代表他是一張無意識的白紙,什麼都不懂。他有想法,有需求,有情緒,會感受。他唯一不懂的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需求,情緒,與感受。
很多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總是在測試自己的底線,是一件難以容忍的事情。『我警告你喔,你不要再這樣了喔,再做一次,我就要發火了喔!』這種說法,聽起來,反而比較像是在父母自己在測試自己的情緒底線。
說實在的,孩子真正的重點並不在於他這樣做你會不會生氣(你生氣對她可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他只是跟小老虎一樣,在試探生活上的界線在哪裡(當然他有時候是會想要知道,當你說『你會生氣』時,是代表什麼意思)。畢竟,要跟你生活在一起,他必須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這是人與人的相處之道。
既然孩子想知道的是你的界線在哪裡,那麼為何不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次就讓孩子知道,你不希望他那樣做(而且要確認孩子的確明白你的意思),而要讓自己忍受幾次自己不喜歡的行為之後,才用發怒的方式來告訴孩子?
即使你是學母老虎或母貓的方式,用咬的(動物行為派的教養方式,就是孩子打人的時候,他也打,孩子咬人,他也咬,但這中間應該是沒有情緒,也沒有威嚇的),讓孩子知道『這就是界線』,那也好過自己已經忍受了三次以上了,才要告訴孩子『我不喜歡你這樣』,結果孩子在你發怒的當下,被你的情緒嚇到了(因為你的隱忍,讓她根本不知道你發怒的原因),更糟糕的是,對於你的界線他可能還是不清楚(*通常孩子的最後一個印象是,媽媽生氣有多可怕,而忘了到底是為什麼生氣... )。
結果就是,很多父母常講的:『我不是跟你說了幾百遍了,不能這樣做!』
你確定,你每一次在設定界線的時候,都很清楚嗎?
Janet 在這一篇文中,提出了九個原則,既可以讓孩子清楚明白你的界線,父母也不用因為孩子的行為而情緒失控抓狂(我也相信,你並不是天生就喜歡生氣抓狂的)
1) 從一個可以預期的環境和真實的期望開始
一個固定,可預期的日常生活可以幫助寶寶預期別人對她有什麼樣的期待。這就是教養的開始。家裡,對於寶寶和幼童來說是最適合的環境,家裡是他們主要活動的地方。當然我們會帶著他們跟我們一起去做一些事情,但這樣一來,我們就不能期盼幼童外面時,像是在晚宴上,整個下午呆在購物中心,或是當他每天都有許多安排好的活動時,可以表現出他最好的行為。
2) 不要害怕孩子的失序行為,這些行為並不是『衝著你來』的
當幼童們在我的教室裡出現失序行為時,父母們通常會很擔心自己的小孩是不是就是個壞小孩,是個兇惡的小傢伙,可能還會霸零別人。當父母把這些恐懼投射在孩子的身上時,孩子可能會把這些負面的性格內化,要不然,起碼也會立刻感受到父母緊張的情緒能量(*我是相信這種負面能量是不用講出來,別人,包括孩子,是會感受到的),而父母的緊張情緒,反而常常引發孩子做出更多失序的行為(*我舉個例,當孩子感受到你的緊張,卻不知道你在緊張什麼,他直覺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但又不知道是什麼,於是又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想要彌補,但很可能另外一件... ㄜ... 仍然不是能夠被接受的... )。不要給孩子的行為貼上任何標籤,學著在這些行為的一開始,就把這個行為給摘除掉,方法是以冷淡的方式阻止他的行為(註一)。如果孩子對著你的臉丟球,試著先不要被激怒(*爸媽們請hold住啊)。他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不喜歡你,也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壞孩子。他只是以他幼童幼稚(*
3) 在事發當下立即反應,態度要淡定,有自信,像個公司的CEO總裁
其實,要找到一個正確的設定界線語調是需要一些練習的。最近,我都鼓勵父母們如果不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的話,那就想像自己是一家公司的CEO總裁吧,而他們的孩子就像是值得尊重的下屬。公司總裁在更正下屬的錯誤時,語氣是堅定又有自信的,而且在下指令時,也很有效率(*歐,我最討厭老闆下指令時,落落長講一堆,到最後我都不知道他到底要說什麼了... )。公司總裁不會用一種不確定,帶著疑問的口氣,也不會生氣或是情緒化(*這種老闆是有問題的吧?!)。我們的孩子需要感受到我們對於他們的行為很自在,不緊張,在設定規矩與界線時也不會相互矛盾衝突。如果我們可以一派輕鬆的主導這件事情,孩子就會感到慰藉(*畢竟被更正如果不需要緊張,害怕,那被更正就不是一件什麼壞事了,不是嗎?)
訓話,情緒性的反應,大聲責罵,懲罰,是沒有辦法讓孩子明白知道我們的界線的,同時還會造成孩子心裡的罪惡感(*孩子可能會誤以為自己要為父母的情緒負責)和羞恥感(*孩子會認為做錯事情是很丟臉的,但學習怎麼可能不出錯?何況他又沒有一本父母手冊可以先告訴他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這一段是作者的加上我自己的經驗分享)當下就要跟孩子說清楚『我不要你把球丟在我臉上。』如果孩子繼續(他可能一時覺得好玩,而忽略了你的感受),先用手把她的動作擋下來,然後正經的(但不是兇)告訴他,『球打到人的臉會痛,我也會痛,你不希望我痛吧?』講到這裡,通常孩子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了。
4) 以第一人稱來說話
父母常常會習慣以『媽媽』或『把鼻』自稱。幼童時期(通常指1到2歲半)就應該開始使用第一人稱『我』來和孩子進行最真實,直接的溝通。孩子會測試行為界線來確認所有的規則。當我說『媽媽不想要Emma打狗狗。』時,對孩子來說,這並不是一種很直接的(『你』和『我』)互動,而直接的互動是這個年紀的孩子最需要的。
5) 不要暫停時間 (*一種教養方式,當孩子做出不當行為時,就以冷落,不理會的方式對待孩子)
嬰幼兒教養專家 Magda Gerber 常說:『暫停什麼?暫停生活嗎?』Magda相信,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以坦率,誠實的語言相待。她不相信像是『暫停時間』來控制孩子的行為或是處罰孩子。如果孩子在公眾場合失序了,這通常表示孩子累了,因而失去控制,他需要離開。在這樣的情況下,直接把孩子抱到車上去,即使孩子又尖叫又踢,也是一種尊重孩子需求的方式(*在那之前,請先告知孩子你打算怎麼做,例如:『我知道你現在無法控制自己,讓自己停下來,所以我要把你抱到車子上去,我們要回家去了。』跟孩子之間的溝通,資訊越透明越好)。有時候孩子在家發起脾氣來,可以把孩子帶到她自己的房間,在我們的陪伴下盡情的發洩跟哭泣,直到他恢復自我控制為止。這些行為都不需要給予任何的處罰,孩子需要的是慈愛的回應(*看到孩子這麼難過,怎麼會不心疼?)。
6) 承擔後果
孩子學習規矩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經驗自己行為的自然後果,好過像暫停時間那種冷落的處罰模式。如果孩子在玩食物,而你並不想要讓他玩,那你可以告訴孩子『吃飯時間結束了』。如果孩子拒絕穿衣服,那我們今天就不去公園(*ㄟ,這一個方式我是不太認同,幫他多帶一件衣服,讓他覺得冷的時後可以穿就好了)。這樣的互動模式起碼不會給孩子一種不公平的感覺,即使孩子可能會對於那樣的後果覺得不高興,但是起碼他不會覺得自己被操弄欺騙了,或是產生錯誤的羞恥感。
(* 關於這一點,我想補充的是,那個承擔後果之前,應該要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比如說,孩子在丟食物當遊戲時,你可以跟孩子說:『我很辛苦準備那些食物,希望你好好的吃完。如果你不想吃了,那我要把食物給收起來了。如果你想玩遊戲,請你拿你的玩具來玩』。這樣的說法,是不是能夠給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間,那個後果承擔起來,也才更不會有委屈跟難過的感受?)
7) 孩子哭是不需要管教的
孩子需要一些規矩來做出適當的行為,但是他們對於我們所設定的界線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則應該被允許,甚至被鼓勵。幼童時期,孩子可能會常常感到緊張跟衝突。因此他們可能需要表達他們的憤怒,挫折,困惑,疲憊(*小孩如果一直被糾正也會覺得累吧)以及失望感,尤其是他們想要做什麼,而我們卻限制他們不能做的時候。孩子需要不受大人評斷,自由,安全地表達他的感受。如果他需要打人,那就拿一顆枕頭讓他打吧。
8) 無條件的愛
用收回我們對孩子的愛來做為教養方式只會教會孩子,因為他短暫的失序行為,我們對她的愛與支持變成了一文不值,甚至蒸發消失。這樣怎麼可能幫助孩子長出安全感呢?有人說:『當父母說「我愛你」時,其實是說「照著我的話做」』,這句話正說明了有條件的愛,會讓孩子長大後容易產生憎恨,不信任,甚至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充滿罪惡感,羞恥感(*這跟羞恥心是不同的,羞恥感是一個人一直覺得自己就是很丟臉,很糟糕,覺得自己是個可恥的人),並且缺乏自我價值(*自己可以給自己認同跟價值,不需要他人的認同)。
9) 打 — 絕絕對對的不行!
打,絕對是破壞信任關係最厲害的一個手段(*如果有個人打了你,你還能信任他嗎?)。而且,打是暴力行為的前哨。根據時代雜誌的研究報導,孩子或許會暫時因為被打而變乖,但長期下來的失序行為可能會更嚴重。在研究的2500名兒童中,那些在3歲以前叫常被打的孩子,到了5歲的時候可能會變的更有侵略性(*ㄟ,如果父母不高興就打他,他總是會學會了,自己不高興也是打人啊)。
故意地造成孩子身體的疼痛不可能是愛。但不幸的是,孩子卻是學會把這兩者給連結在一起(*ㄟ,父母也是這麼說『我打你是愛你好!』)。
愛我們的孩子並不表示為了要讓孩子一直都很開心,就去避免和他進行權力拔河(*你要,他不要;他要,你偏不要)。通常我們只需要立場嚴明的告訴孩子『不行』,但這一點對於父母來說可能是最難的(*有時候孩子的笑容會讓我們好難拒絕啊!)
我們的孩子應該得到我們坦率,直接,真誠的回應,這樣他們就可以直接內化成為『對』『錯』的觀念,並發展出真正的自律,這是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所需要的基本條件。誠如 Magda Gerber 所說的:『我們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在合作的行為中,培養出孩子的內在自律,自信,與喜悅。
(註一)
Kathy Chao 說:我女兒用國罵的第一個字,編了一首歌,然後我平淡的說:嗯〜很有創意,但我覺得你唱小星星更好聽。之後,就沒再聽過她講或唱那第一個字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