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壹、 前言


筆者於1988年就讀花蓮師專時即成立「龍寶寶」工作室,不段研發「資優創意教學系統」並從事資優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其發展沿革為:創意作文教學活動、創意語文教學活動、數理自然實驗課程、創意數理教學活動到資優創意教學系統(筆者現為哲學博士候選人)。

而資優創意教學系統的目的為:

能引發孩子語文與數理學習的興趣,激發孩子語文與數理學習的潛能,培育孩子語文與數理學習的觀念,及理解語文與數理相關知識並主動思考。

過程強調透過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等)的觀察與操作,培養積極創新的思辨能力並重視實踐。期許由人與人或人與物的互動,建立喜悅包容的人生觀。

然而其資優創意教學系統的方法為:就生活周遭的資源,完成課程教學活動的三個核心步驟:情境與關注、探索與發現及創造與省思。

貳、 新世紀台灣幼教的發展現象

資優教育的服務並非只限國民教育階段,應該從幼稚教育(幼托保育)就有所謂一條龍(至高中)的專業服務才是。

 

法格漢(R. Fulghum)十多年前的名著《所有我真的需要知道的,都是從幼稚園學來的》中曾提出:「在我們生活中很多的信念與智慧,不是從研究所學來的,而是從幼稚園學來的。」;從分享、公平、不打人、物歸原處、清理自己、不拿他人東西、傷害別人時要說對不起、飯前洗手、熱餅乾與冷牛奶有益身體、均衡的生活、注意交通安全,到知道所有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會死亡,以及觀察等等。法格漢說:「這些黃金律令、愛和基本衛生都是從幼稚園學來的。」。
學前教育是根的教育:創辦世界第一所幼稚園,有「幼教之父」之稱的福祿貝爾認為,學前教育是兒童「未來生活的胚芽」。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教授倉橋為學前教育下了一個定義:「學前教育是根的教育,根的力量就是自我發展的力量。」,因此,學前教育即是培養兒童能夠自我發展的能力。幼兒園不是小學先修班,即使提倡幼兒潛能開發的日本幼教專家,同時是新力創始人之一的井深大,也向前來詢問教子之道的父母們強調,幼兒教育不是為了造就天才,幼兒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培養頭腦靈活、身體健康、個性開朗而樸實的孩子。」。幼兒教育應回歸以孩子為中心,幼兒園對孩子的影響,一時看不出來,但「影響孩子一生源源流長」。
家長監督促進幼教品質:美國密蘇里州官員卡那漢(M. Carnahan)說:「為孩子選擇有關懷、高品質的幼兒園,將是父母為孩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一個選擇。」。幼教老師令人驚豔:幼教界的活力令人「驚豔」,特別是私立的幼教老師,在沒有鐵飯碗的保障與統編教材的限制下,展現驚人創意的教材開發與課程設計的能力。投資幼兒就是投資未來:學前教育去營利化已經是國際幼教趨勢;在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蕊眼中,法國是「真正將照料兒童當作第一要務的國家」,90%以上三到五歲的小孩都上幼稚園,許多不到三歲的小孩也進了托兒所。最後,當各國競相投入改善幼教品質時,台灣呢?

 

 參、 資優教育的脈動與優質環境


資優教育的脈動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談:提升組織互動與積極學習的能力(正向學習);減少重複學習及搜尋的時間(建立資料庫);掌握目標並以標準化程序彈性實施(資源規劃);正視思想的無限能量(判別優勢與劣勢);以創新的策略來增加競爭潛力(化危機為轉機);適當配合遠距教學(願景)。
而優質教育的環境可以逐步依序建構:瞭解知識建構的程序(累積、儲存、擷取、應用、傳承、修正);擁有勇氣並用心去發揮創意;從「變」(唯一不變就是變)中去發掘樂趣;高品質(高品味)、高滿意度及高信賴度;養成習慣用正面視角去看待事物(處處是生機且處處是機會、要看見問題背後的機會);由專人(專業領導)做好資源延續性的規劃。

肆、 資優兒童課程活動的特殊性

區別性特殊課程應具有的特質:社會性(加強資優兒童對社會的責任與回饋,扮演應有的社會角色);課程性(以一般課程為基礎,做水平或垂直的延伸,強調課程的加深加廣);差異性(與普通課程的差異度);模式性(依認知模式、發展模式與過程模式發展設計)。整體課程的特殊性:提昇兒童的思考才智;較高層次的學習策略;刺激多元的思考向度;兒童表現的多元化。
資優教育綜合活動課程,其重點為:

 

以多元創意思考為核心(CQ);

以學生為學習過程的主體(Children);

各學習主題能前後呼應(Subject);

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Solution);

各領域教材的協同整合(Integration);

分段能力指標的建構與體驗(Level);

多元學習歷程的互動評量(Procession、Why & How);

依據學校本位配合社區需求(Society);

持續運用觀察記錄並分享省思(Share);

教師有等待而學生能實踐(Action)。

而其十大指定活動內涵為:學生自治活動、生命教育活動、社會服務活動、危機辨識與處理活動、野外休閒與探索活動、自我探索與瞭解活動、人際關係與溝通活動、環境衛生與教育活動、兩性關係互動之活動、家庭生活互動之活動。
而資優教育方案的課程設計原則為先想想:資優教育與九年一貫課程;台北縣辦理資優教育:在九年一貫課程延伸服務下的課程概念與應用;多元的智力觀及多元的資優教育服務;誰是資優生(消極面)、誰需要資優服務(積極面);教師是上帝法官的角色(消極)、教師是教育需求的專業判斷者(積極)。資優生與資優服務:資優兒童鑑定原則(法令基準),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資優服務(多元、立體),區域性資賦優異教育方案、各級學校資賦優異教育方案、資優班(分散、集中)、其他。
多元評量與多元指標:客觀的觀察(量的資料);主觀的觀察(質的資料)。課程安排及層次:課程安排方式;課程層次(可觀察);問題層次(實作評量)。資優教育工作者(老師)的媚力:民主的涵養(自由民主的空間);包容的雅量(有容乃大的智慧);合作的態度(良好的人際關係);專業的精神(迎向優勢的亮點);創意的理念(贏在創意的未來)。
資優學生的課程設計原則:課程(各科)設計原則為:資優生之語文課程,鼓勵自動閱讀及小組討論、加強寫作能力、加強語言表達的能力及其他;資優生之數學課程,加速加廣的學習、強調發現導向的學習、著重問題解決的能力及其他;資優生之自然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從事科學探討、讓學生深入學習特定主題及其他;資優生之社會課程,培養批判思考和研究的精神、瞭解及建立世界觀、整合各社會學科之關聯及其他;資優生之情意課程與藝術課程。案例分享:國小社會領域:我的家鄉。國小自然領域:中和鹿寮坑垃圾場污水面面觀。國小語文領域:英語戲劇。國小數學領域:數學奧林匹克。國小情意課程:領導才能培養。國小藝術課程:陶藝。

 

 

伍、 從資優數學想想與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從資優數學想想
數學想想(森林小學的教學法)的學習特色:總結森林小學十餘年啟發式學習與能力教育,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符合孩子感性與理性的雙重學習需求,跨領域的課程統整、合科學習的典範;配合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規劃與學校進度,不會增加孩子學習的負擔;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培養孩子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落實九年一貫「能力教育」宗旨:先建立發問的能力、看待問題的方式、享受尋找答案的樂趣,其中曲折有趣的質疑、推論、思考的經驗,才是知識與心靈成長最重要的過程;從孩子的基礎而不從大人的角度出發,所給予的將不只是「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數學能力」。給孩子不一樣的能力方面,未經思考、反省(反駁)所得到的知識,只是記憶訓練的結果。《數學想想》以全新的學習引導模式,養成孩子:看出重點的能力;勇於質疑與嘗試的能力;勇於表達的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反向思考的能力;運用符號運算的能力;抽象化並加以組織聯結的能力。

 

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教育部宣布(1998)一項好消息,我國已爭取到主辦一九九八年、第三十九屆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並確定以『中華民國』(ROC)的名義舉辦,屆時將有包括中共在內的八十五國、五百名高中生,連同教授、裁判共一千餘人來台參賽,為有史以來在台灣舉辦規模最大的國際競賽。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自一九五九年創辦至今已舉辦三十八屆,能爭取到主辦權是對我歷年參賽表現及國內數學育的莫肯定。教育部官員並透露,教育部已爭取二OO三年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竸賽的主辦權,目前只等接到籌備委員會的同意函就可定案。
教育部表示,國際奧林匹亞競賽相當於高中生的學科「奧林匹克」大賽,競賽類別分為數學、物理、化學及資訊四類,參賽者都是各該學科能力頂尖的高中生,國內首次舉辦這類國際競賽,將有助提高我國學生的數學興趣及參賽學生的實力。這場競賽盛會,預定1999年七月十日至廿一日在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體育館舉行,闈場設在翡翠灣與台北市仁愛路的福華飯店,比賽試題將由各國數學專家共同選題。
年年擔任數學團領隊的台灣師大理學院院長陳昭地指出,奧林匹亞數學競賽實際賽程只有兩天,每天競賽時間四個半小時,參賽學生一天只需解三道數學題,平均每道題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計算、解答,著重思考與創造力,與聯考一百分鐘解幾十題、重記憶的作法截然不同。陳昭地說,台灣這次能爭取到主權非常難得,因為一九五九年的首屆主辦國羅馬尼亞在四十年後、也就是一九九九年才爭取第二次主辦權,鄰國日本目前還沒主辦過,韓國也要到公元二千年才主辦,台灣下次要再爭取主辦權,可能也得等到四十年以後。教育部表示,我國自一九九二年組隊參賽以來,成績約在十至二十名左右。

 

 

陸、 從資優科學課程來談與科學思想步道


從資優科學課程來談
科學思想步道(2001-2003)是筆者曾經記錄的教學省思,其重點為:課程名稱是「誰與爭鋒」創意數理教學活動;課程主題(資優生學習歷程檔案)有環境科學篇(珍古德之根與芽教育計畫、成立根與芽小組、環保光碟競賽、宜安公園環境清潔活動、關懷流浪犬、綠色社區與綠色學校、水質檢測、中和圓通寺生態萬花筒、生態與鄉土)、資訊科學篇(網路同學會、資優教育聯誼會、網路社群、網路相簿、網路黃皮書、資訊種子筆記書、網路資訊使用情形問卷、網路奧斯卡、獨立研究簡報發表)、生命科學篇(疾病與免疫能力、認識腦部)、運動科學篇(游泳與水上救生、鐵人、肌肉反射能力、運動會大單元統整課程、躲避球萬花筒)、地球科學篇(天文學之太陽系、宇宙、二十四節氣、大氣與氣象、海岸地形)、數學動動腦(正方形、正方體、資優實習之褶三角、數學競賽、魔術球科展作品、魔術四角拼圖)、應用科學篇(電子化產品的設計與製作、馬到成功花燈、太陽系模型)、生態科學篇(植物觀察、動物觀察、株儸紀恐龍)。

柒、 優質教育的省思與活教育的論點

 

活教育與死教育的比較論點,從文獻中整理得知其內容。

活教育的論述為:活教育,一切設施,一切活動,以兒童作中心的主體,學校一切活動差不多都是兒童的活動;

活教育,目的在培養做人的態度,養成優良的習慣,發現內在的興趣,獲得求知的方法,訓練人生的基本技能;

活教育,一切教學集中在「做」,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

活教育,分組學習,共同研討;活教育,以愛以德來感化兒童;

活教育,課程根據兒童的心理,和社會的需要來編訂的;教材也是根據兒童的心理,和社會的需要來選定的;所以課程是有伸縮性,教材是有活性而可隨時更改的;

活教育,兒童天真爛漫,活潑可愛,工作很靜很忙,遊戲時很起勁很高興;活教育,師生共同生活,教學相長;

活教育,學校是社會的中心,師生集中力量,改善環境,服務社會。


而死教育的論述為:死教育,一切設施,一切活動,教師(包括校長)是中心主體,學校一切活動差不多都是教師的活動;死教育,目的在灌輸許多無意義的零星的知識,養成許多無關重要的零星技能;死教育,一切教學集中在「聽」,師口裏講,學生用耳聽;死教育,個人學習,班級教授;死教育,以威以畏來約束兒童;死教育,教師以個人主見來管理兒童;死教育,固定的課程,呆板的教材不問兒童能否了解;不問與時令是否適合,祇是一節一節的上,一課一課的教;死教育,兒童呆呆板板,暮氣沉沉,不好動,不好問,儼然像個小老人;死教育,師生界限分明,隔膜橫生;死教育,校門牆高築,學校與社會毫無關係。

優質教育的省思乃先確認教育的宗旨為:培養新世紀的領袖人才。而其省思的重點為:觀察孩子進步的點點滴滴,親師密切的互動與溝通,學習狀況的及時回饋,建構屬於孩子本身個別化的教學課程;具備彈性的小而美,注重思考的多元性,減少重複記憶的訓練,主動適應資訊化的未來科技生活;鼓勵孩子多嘗試,盡可能與社區多配合,認識自己且多瞭解別人的想法,勇敢為所面對的問題做決定;努力幫孩子選擇優質的學習環境,避免執意決定孩子的未來方向;創意加語文加思考加自主及解決問題是終身學習;讓家長放心且讓孩子開心,孩子能專心則家長才安心。

 

捌、 結語

玖、 參考資料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頁384。台北:三民。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4)。北縣資優教育整合方案:建構多元完整的資優教育體系。新聞稿9.20。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4)。台北縣高級中學以下學校辦理資賦優異教育方案實施要點。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4)。台北縣區域性資賦優異教育方案實施要點。
呂金燮(2002)。動機與資優的構念。
呂金燮(2002)。資優兒童鑑定:觀察期的定位與教師素養。
林作賢(2004)。從公共事務的本質談資優教育整合方案:以台北縣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2004)。資優教育方案的落實與推展研討會會議手冊。
楊宗仁(2002)。特教知能與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
蔡良順(2002)。國小綜合活動編輯理念與教材教法。台北:台灣師大。

林作賢(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博士候選人)
李美燕(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生)

 <宜蓁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