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爸媽練功房 (27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遠見 2011/12/20
 今年24歲的吳怡萱,兩年前就讀台大歷史系時,第一次踏出國門,到奧地利當一年的交換學生。
【文/林珮萱】

今年24歲的吳怡萱,兩年前就讀台大歷史系時,第一次踏出國門,到奧地利當一年的交換學生。

 當學期終了,同學們準備回台灣,她卻決定獨自搭火車遊歐洲。20天內,吳怡萱獨自途經英、德、法、荷蘭、丹麥、瑞典和捷克等地,寫下了她個人自助旅行的第一章。  

這一次的經驗讓她愛上旅行,去年7月她再度展開一個人的冒險,跑到南法小鎮住了一個月,會選擇那裡,是因為那是梵谷創作舉世聞名《向日葵》畫作的地方。  

像吳怡萱這樣,因為梵谷的一幅畫,或是從一本書、一段歷史、一種對新世界的想像而開啟的旅行,正是今年即將開辦的世界公民島活動所訴求的主軸。  

「世界公民島是台灣最好的定位,我們要給台灣年輕人世界觀教育,」今年12月主辦第一屆世界公民島活動的世界公民文化協會董事長呂學海,點出這項活動最大的宗旨。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12/22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

兒童福利聯盟昨公布「台灣學童手機使用狀況調查」。調查發現,近4成兒童有手機成癮症狀,包括一早起來、上課途中及深夜11點後,都在「玩手機」。專家建議,不要太早讓學童接觸手機,且最好訂出手機使用規範。

兒盟調查指出,半數以上的國小5~6年級學童有手機,國中學生更高達7成使用手機,遠高於中國、日本和美國學童使用手機的比率,也比6年前調查時增加逾2成。

學生使用手機最常做什麼?調查發現,7成學童最常用手機聽音樂、照相,逾6成學童最常用手機玩遊戲、發簡訊,像是在公車上,常看到兒童用手機玩遊戲;反倒是真正通話用途,一天不超過5分鐘。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從調查顯示,台灣學童使用手機的情況有三多,分別是「手機多」、「用途多」及「花的時間多」,加上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幾乎都有上網功能,一不小心兒童可能就會誤上「付費」或「情色」網站。

王育敏指出,台灣逾4成兒童已出現手機上癮現象,家長及政府都該正視此問題。她呼籲家長,無須花大錢幫孩子買智慧型手機,若要給孩子買手機,也要約定使用規範,並留意子女使用手機的情況。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新北市三重區有一所國小,學生惡作劇用腳去踩營養午餐的白米飯,整桶飯因此被倒掉。我看了很生氣,這孩子為什麼這麼不惜物?農人要流多少汗才種得出這孩子腳下的這一桶白飯?更氣的是,學校只給這個學生申誡,對於把髒汙的白飯挖掉,保留乾淨白飯的導師則給予懲戒。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子天下 2011/12/08
 一個月來,新北市37所國中小學校被搜索,17位校長被收押或交保, 現在校長不敢對別人說:「我是校長……」 營養午餐弊案,有3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需要家長繼續關心。
【文/陳雅慧】

十一月一日新北市爆發校長營養午餐收賄弊案兩天後,中華民國校長協會在新北市政府主辦「二○一一學校品格教育領導高峰論壇」。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張榮輝和新北市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兩位資深校長坐在第一排中間,尷尬互相安慰:「唉!真是太諷刺了!誰想得到?這是半年前就安排好的活動。」「沒關係,我們有準備媒體會發問……」

 過去這幾個星期,台灣的家長對國民教育信任徹底動搖。校長,每天在司令台前,諄諄告誡生活常規和品格教育的長者典範;背地裡,卻昧著良心私下收受業者的紅包?

 截至截稿前,新北市已有超過三十所學校被搜索、七位校長被收押、十位校長交保候傳。這樣大規模的行動讓人揣想:「冰山下,還有多少收賄校長?」

 「這陣子,校長早上站在校門口,都覺得家長看自己的眼光不同了!他們是不是在想:『你是拿多少錢呢?』」新北市龍埔國中校長薛春光說。

 未涉案的校長不好過,社會大眾更心寒;中小學生的營養,居然成為利益分配的大餅。這一次爆發收賄弊案,引發讓人深思的問題如下: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子天下 2011/12/15
 《親子天下》雜誌公布全台國、高中生閱讀習慣大調查,調查中有三大發現值得家長注意:一、父母學歷愈高,孩子愈愛讀書,愈不容易網路沉迷。二、青少年讀「書」情況岌岌可危。三、「臉書」才是最夯的書。
 
【文/陳雅慧】

對青少年來說,「閱讀」這件事,和他們父母想像的可能截然不同。他們閱讀的「書」和父母認定的不同;閱讀時使用的「媒體」也是父母輩小時候不曾使用的。

 《親子天下》和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在今年十一月針對全台灣國高中生閱讀習慣進行大調查,調查有三大發現值得家長注意:一、青少年閱讀書本的習慣正受到革命性的挑戰。二、臉書等社群媒體,席捲青少年族群,成為獲得訊息的主流媒體。三、父母的學歷愈高,孩子喜歡閱讀課外書的比率愈高,同時長時間沉迷網路的比率愈低。

 發現1 讀「書」岌岌可危

 問國高中生平時課外閱讀的種類時,六成七國高中生在閱讀網路都勾選了頻率高和非常高的分數;其次,四成五國高中生閱讀小說頻率高。傳統的媒體如報紙和雜誌明顯沒落,國高中生中都只有不到三成勾選閱讀頻率高。

 書本不敵網路的魅力,讓人擔憂。受訪青少年有將近四分之一,每天花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上網。但每天花兩個小時以上閱讀課外書的學生則只有六%。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者雜誌 2011/11/01
 小男孩眨著眼睛聽著這位堅持要他直呼其名的阿姨的一番言語,心中肯定是有些觸動的。因為在北京的家裡,他的一切一直都是爸爸媽媽全盤負責....
【文/吳霜;賈毅/摘自《新民晚報》2011年8月22日】

去年暑假,一個朋友把自己13歲的兒子送到了澳洲珀斯的朋友懷冰家中,說是要讓兒子見見世面,請懷冰照顧一下。懷冰由此開始了她對一個未成年男孩的「照顧」。

剛從機場接回男孩,懷冰就對他說了一番話:「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爸爸託我照顧你在澳洲一個月的暑期生活。但我要告訴你的是,我對照顧你的生活並不負有責任,因為我不欠你爸爸的,他也不欠我的,所以我們之間是平等的。你13歲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從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時起床,我不負責叫你。起床後,你自己做早餐吃,因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後你得自己把盤子和碗清洗乾淨,因為我不負責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責任。洗衣房在那裡,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這裡有一張城市地圖和公共汽車的時間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裡玩,我有時間可以帶你去,沒時間的話你在弄清楚路線和車程以後,可以自己去。總之,你要盡量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獨立起來。因為我有我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

13歲的小男孩眨著眼睛聽著這位不許自己叫她阿姨而堅持要他直呼其名的爸爸的朋友的一番言語,心中肯定是有些觸動的。因為在北京的家裡,他的一切一直都是爸爸媽媽全盤負責。最後,當懷冰問他聽明白了沒有的時候,他說:「聽明白了。」

是啊,這個阿姨說得沒錯,她不欠爸爸的,更不欠自己的。自己已經13歲了,是個大孩子了,已經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出門去自己喜歡的地方這類事情。

一個月之後,他回到了北京的家。家人驚訝地發現,這個孩子變了,變得什麼都會做了!他會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後疊被子,吃飯後會洗碗筷,清掃屋子,會使用洗衣機,會按時睡覺,對人也變得有禮貌了…他的爸爸媽媽對懷冰佩服得五體投地,問她:「你施了什麼魔法,讓我兒子一個月之間長大了?」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者雜誌 2011/12/08

 在兒子的琴聲中,我能看到自己在瀋陽孤守時的悲愴身影,能聽到自己在夜半時分傷感的輕聲啜泣。

兒子在臺上的榮光有多麼巨大,我這個母親內心的酸楚與感慨就有多麼深重.......

【文/周秀蘭;常青/摘自《知音》2011年10月下】

郎朗如何在父親郎國任的嚴苛教導下成為國際鋼琴大師的故事家喻戶曉。而在他遠離故鄉、在北京和國外求學的漫長歲月中,有一位女性的心痛、隱忍、酸楚和堅強鮮為人知,卻不可忽視。她就是郎朗的母親周秀蘭。在長達8年的時光裡,她與丈夫、兒子分居兩地,孤守瀋陽,為郎朗的成長提供必需的經濟保障,也是郎朗沉重幽暗的童年歲月中一抹珍貴的陽光和亮色。

夫妻、母子忍痛分離

1990年初夏,我和丈夫郎國任做出了一個艱難的、痛苦的、近乎瘋狂的決定。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 2011年12月5日 上午4:37

〔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剛在日本完成圍棋「王座」賽四連霸的旅日棋士張栩,被視為圍棋天才,但他的父親張遠錫昨天說,天才往往不是天生,而是「教」出來的。謙虛的張栩則誇讚旅日女棋士謝依旻不僅棋藝好,而且有禮、很會為人設想。

張遠錫最近推出新書「父子棋─我教張栩的十手棋」,昨天在台北舉辦簽書會,張栩特別從日本趕回台灣,除了為老爸站台,今天也將出席在台北舉辦的第十三屆炎黃盃世界華人名人圍棋邀請賽。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作者: 陳思翰 | 台灣醒報 – 2011年12月2日 下午9:46

台灣醒報記者陳思翰綜合報導】媽媽跟爸爸到底誰比較辛苦呢?美國研究指出,雙薪家庭中的媽媽確實要比爸爸花費更多時間兼顧家庭及工作,壓力更大於他們的配偶。研究結果認為,輿論是媽媽辛苦的主因,而爸爸也應該付出更多努力在做家事及照顧小孩上。

美國媒體(CBS)報導,一項針對美國各地雙薪家庭的研究發現,有工作的母親每週必須花費48小時在同一時間內一心多用,兼顧家庭和工作,有工作的父親則是39小時,相差近10小時。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子天下 2011/10/26
 一談起關乎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重要機制:「教師評鑑」,教師團體與家長代表總是站在對立的兩方,論戰一觸即發。如何利用評鑑提升教師專業?《親子天下》特別採訪參與試辦計畫的台北市內湖國中和高雄市前鎮國中,從他們的努力歷程中,或許能看到比爭吵更具建設性的可能。
【文/楊鎮宇】

邁向十二年國教時代,教學方向的調整,與教師能力的提升,是比入學方式更重要的「基礎建設」。在教育部十二年國教的方案規劃中,就將「具備專業教學、多元評量能力的教師」,列為重要指標。

 但一談起關乎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重要機制:「教師評鑑」,教師團體與家長代表總是站在對立的兩方。論戰一觸即發、煙硝四起,彷彿是不可觸碰的地雷。

 經常討論的爭議在於,為什麼要給教師「打分數」?公信力與執行機制,誰來評?怎麼評?評完後怎麼處理?是「形成性評鑑」:針對教學過程做評鑑,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還是「總結性評鑑」:對教師做績效檢核,與考績密切相關?

 在激辯的煙硝戰火中,有一股理性的力量,在體制內實驗、醞釀、發展。教育部從九十五學年度起,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以「不強迫」的方式鼓勵學校「主動」參與。六年來,老師參加人數從2,754人跳升至21,442人,成長近十倍;參加的學校數也由165所增加至1,028所,攀升六倍。而且有六十九所學校年年不放棄,持續六年參與教專評鑑試辦計畫。

 參與試辦計畫的學校和老師,願意打開教室與學校的大門,把評鑑當成促進自己成長、建立專業尊嚴的積極動力。許多老師們從評鑑中得到了正向回饋、得到了自信;有些學校甚至因為加入評鑑的試辦,挽回了家長的信任,也挽回了日漸下滑的招生率。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子天下 2011/11/24
 八○年代末風起雲湧的教育運動,現在回想起來,它的確解決了許多問題,卻也忽略了一些問題,還有更多被誤用而產生的問題。除了杜威式的自由教育態度,孩子的成長還需要更多……
【文/王浩威】

在一場演講裡,一位看似家長的聽眾,舉手問說:「要如何培養小孩的自信心?」

 平常聽到這問題,我腦中會浮現起「適當的挫折」這類可說是自己的標準答案,或建議幾本市面上寫得不錯的書。

 只是那天,我反問說:「你要不要多講講這位你覺得自信心不足的小孩?」因為,我忽然想起早上診間的個案……

 威廉是媽媽陪來的,這些年一家三口定居在南半球。今年原本是準備大學入學成績的最後關鍵,但威廉選擇了某大學的預科,以避開壓力極大的競爭。為了這點,一家三口有過許久的「辯論」。最後堅持不同意見的爸爸,表面上尊重威廉的選擇,其實仍是頗不以為然,直到現在都還有些不愉快,甚至今天的約診也找個理由不來。

 媽媽也偏向爸爸的意見,畢竟依威廉的程度參加全國成績鑑定,將會有更多好學校、好科系可以選擇。不過媽媽看到更多問題,威廉從小只要可以不競爭,幾乎都選擇較不競爭的方式。媽媽的問題是:為何威廉如此沒有信心?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5歲半開始學琴,7歲公開演出,10歲時贏得台北市音樂比賽第一名。回首自己童年學琴的經過,再看到現在小孩學音樂的壓力,台南藝術大學校長李肇修忍不住提醒,現在的小孩學音樂太嚴肅,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李肇修說,他雖然從5歲半開始學琴,但父母反對他成為音樂家,所以小時候他沒有念音樂班,中小學念的是一般普通班。一邊念書、一邊學琴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他回想,當時「時間都被塞滿了」、「度過沒有童年的時光」。

因為喜愛音樂,17歲時,他歷經家庭革命,選擇就讀東吳大學音樂系。他記得當時他意志堅決的告訴父母:「我是來通知你們的,不是請求你們同意。」

他說,孩子在某一個年紀,就要有那個年紀的生活。十幾歲的孩子,正是最有創造力的年紀,但如果時間都被塞滿了,怎麼會有創造力?

他有感而發,認為大人「應該讓他們(孩子)的心靈鬆一點!」他很痛心,有些青少年只是生活上遭遇一點關卡過不去,就選擇輕生,「如果從小讓他們有更寬廣的態度面對生活,很多問題也許就容易度過。」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103年實施十二年國教後,很多家長關切特色招生如何招生?特色高中代表學校、台北市建國中學校長陳偉泓說,數理資優班、科學班都不是「特色」,未來建中要發展為「培養各行各業領導人」的特色高中。

建中的數理資優班和科學班,是許多國中資優班學生的第一志願,被視為菁英中的菁英競賽,陳偉泓表示,很多高中本來都設有數理、語文等資優班,他認為十二年國教實施之後的特色高中,如果還標榜資優班,就毫無特色可言。

陳偉泓曾到美國紐約、波士頓等城市參訪特色高中,他指出,美國高中雖是義務教育,但有些公立高中仍要考試入學,考試的方法則配合學校要發展的特色,其中有一所高中以國際化為特色,入學考試就考學生對國際政治情勢的了解。

要培養各行業領導人

他指出,建中的特色將以培養21世紀各行各業的領導人,數理、語文等科目是基礎能力,未來在課程設計上不會被課綱綁手綁腳,增加選修課程,打破文、理組的界線,更重視溝通能力、團隊帶領、領導統合等能力。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在古時候,在啟蒙師的心裡,強烈地存在著一種想法:本質上,每個人都有病;教育被視為療癒的過程,它促使兒童健康,並在成熟之際成為真正的人。 Rudolf Steiner, 1924
【撰文/林玉珠(台中市磊川華德福教育實驗學校負責人)】

 

台中市磊川華德福教育實驗學校提供

在1919年,奧地利人魯道夫.施泰納博士(Rudolf Steiner, 1861-1925)於德國Stuttgart的華德福(Waldorf)村首創自由華德福學校。施泰納博士集人文、科學與藝術於一身,他本人就像是一所大學;他奉獻給人類社會的也不止於教育,舉凡科學、醫學、哲學、宗教、農業、經濟、政治、建築、戲劇,及藝術表演等領域,也都有他深遠的洞見、研究發展與實質的專業體系活躍於世界上。而所有這些研究領域與概念也多融入華德福學校教師及兒童的生活與教育之中。

當今,華德福教育已遍及世界60個國家,有995所完全學校,及1400所以上的幼兒園;台灣鄰近的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均已發展至完整的高中教育。筆者剛自中國歸來,那兒發展較晚,但也有20所小學,及100所以上的幼兒園了,僅有一個省份尚未開始!華德福教育堪稱全世界最龐大的獨立學校組織。在台灣,自1995年起,從民間興學、公辦民營,至公立學校,從民間至政府也興起了一股華德福教育的風潮,舉凡熱衷教育的教師、學者,及關心子女的家長,無不受到華德福教育的吸引。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人本教育的質疑,是台灣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過度競爭症候群」,就是擔心小孩只要跟人家不一樣就沒有前途,完全不考慮時代的變遷,已經使得「與眾不同」變成新的競爭資本。優秀的思考能力不是奠基於恐懼而是自信─自信是不可能透過打罵教育可以得到。
【撰文/吳麗芬(人本教育基金會文字與圖像總監)】

 

人本教育基金會提供

十八世紀時康德受到法國大革命成功的鼓舞說出:「人即目的,而非工具」。1989年把握台灣解嚴的機會,有一群人成立了「人本教育基金會」,以康德之言拉開改革教育核心價值的序幕,主張教育應該以人為本,以造就一個健全的人為唯一目標,反對國家利用教育遂行任何政治目的,進而針對國民教育長年積弊提出「教育權利宣言」,主張未成年之學生有以下九大權利:維護尊嚴之權利、充分發展之權利、正常生活之權利、追求知識之權利、免於歧視之權利、免被欺騙之權利、拒絕教唆之權利、獨立思考之權利、要求改革教育之權利。跟康德不同的是,懷有理想之外,他們以行動追求實踐,20多年來最主要的實踐道路,就是樹立典範、啟蒙大眾,挑戰舊有價值。

台灣的教育歷經日本殖民以及國民政府黨國教育,可說是兼具威權專制、白色恐怖與科舉醬缸三種文化底子,百年來教育的內容跟制度要不以國家或領袖為本,要不以恐懼為本、以考試為本,其所強調的價值就是「求生存」,而最佳生存之道便是「受馴服、爭功名」,想要轉變成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尊嚴與價值,該怎麼做呢?待英明領袖登高一呼?抑或遊說立法除舊佈新?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11/09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原本應該精力充沛、快樂學習的國中小學生,卻困於無形的「緊箍咒」。一項調查報告顯示,高達七成二的兒少自覺最近一個月健康不佳,以失眠、頭暈頭痛、情緒不穩占最大宗,其中國中生又比國小生還要嚴重。除了被學業壓得喘不過氣,有八成三兒少擔心安全,最害怕社會治安問題、校園霸凌與性侵害案件。

家扶基金會上午公布「兒少心聲調查報告」,這份報告針對2335名國小五年級至國中三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兒少對於健康、教育、家庭和就業等面向的看法;結果發現,高達九成三的兒少希望參與推動兒少福利政策,卻僅有兩成八的兒少曾參與討論,凸顯兒少有苦難言。

家扶基金會社工處長蕭琮琦表示,兒少應該開心生活,盡情玩耍,但校園裡面卻有很多大欺小、霸凌和性騷擾的事件。調查顯示,每七名兒少就有一人遭遇社會治安問題;每三人就有一人坦言生活周遭發生校園霸凌,另外每八人就有一人的生活周遭實際發生性侵害案件。

蕭琮琦也說,調查發現有七成的兒少滿意目前的教育制度,但當詢問受訪兒少是擔任教育部長,最想做的事情為何?前三項為調整課程規畫、提倡快樂學習以及穩定升學制度,可見學生都希望減少考試和學業壓力,且可以適性學習。

「我希望統一版本、教育政策不要變變變!」南投縣南崗國中三年級學生田筱琪無奈指出,為了應付明年6月基測,她周一到周六都要補習,每天只能睡6個小時,學校每天至少考五科,小考、月考加上模擬考,讓她覺得壓力好大,緊張時還會肚子痛。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電子報作者: 李文輝╱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1月16日 下午8:38
中國時報【李文輝╱綜合報導】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廣新聞網中廣 – 2011年11月10日 下午12:43

在很多學校標榜電腦教學,甚至年紀小小就要用電腦;不過矽谷一所小學,卻反其道而行,堅持不用電腦,全校看不到一部電腦,他們堅持傳統的教學方式,以避免學生過早沉迷在電腦裡,妨礙創意思考與人際互動;而諷刺的是,矽谷許多科技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這所學校去。

香港太陽報報導,矽谷著名的「半島華德福學校」創校已百年,他們堅持不用電腦教學,還是依照傳統方式教學。沒想到,這間學校大受Google、蘋果電腦與雅虎等科技公司的員工肯定,紛紛把子女送到這間學校就讀。初步統計,這間學校的學生家長,四分之三都是科技人。

中山國小資優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