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雅慧】
 |
英國華德福學校裡織毛衣的小男孩 |
|
這裡的小孩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他們不必趕著長大,他們被准許當個小孩,而且可以當很久……」日本籍由美老師是學校裡的手工藝老師。三月底的一個星期二早上,春寒料峭但飽滿的陽光斜射進手工藝教室的小木屋,帶來暖意。木製的手工紡織機前面排著ㄇ字型的座椅,毛衣鉤成的娃娃站在窗台上。十一歲的男孩和女孩安安靜靜的用兩隻棒針織著手上五顏六色的手套和圍巾。
由美老師輕聲的解釋:「十一歲的孩子開始發育,身體在很短的速度裡抽高,很多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會駝著背,因為自己都不習慣這麼快長大。打毛衣一針一線的重複和專注,可以讓年輕的身體安靜的坐著,離地面近一點、沉穩一點。同時也讓快速成長的大腦在此刻安靜休息。」由美從一個小籐籃裡,拿出一個手掌大粗毛線織的紅帽小雪人:「這是五歲一年級小朋友的作品。他們得從自己鋸下小木棒,打磨棒針開始這堂編織課。」
不急,十三歲再學電腦
距離倫敦坐火車約一個小時,英國最大的華德福學校麥克侯 (Michael Hall, A Steiner Waldorf School)位在倫敦市東南的郊區。起伏的綠色山丘連接著藍天白雲三百六十度的環繞著校園,彷彿擁抱著四百多個從四歲到十八歲的學生。就像童話故事裡,美麗童年該有的城堡。
「你看!是不是很美?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對於一生的影響真的很大,」鮑伯(Bob Hamblett)在麥克侯教英文已經二十年。他帶著我們走到可以遠眺校舍的地方,雙手一伸,彷彿把美景親手送給我們。鮑伯的獨生女也在麥克侯讀書和成長,現在在香港的藝廊工作。